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跟路透社算一算賬

(本文幾星期前寫,由於信報整理版面,今週才刊出,已經有點過時……)

路透社真厲害,諾貝爾得獎名單早在他們意料之內。今年物理學獎、化學獎、醫學獎、經濟學獎得主都給路透社「貼中」,究竟是什麼回事?

事情追溯至 1989 年。當年,路透社開出一張二十人名單,說是最有機會贏取諾貝爾醫學獎的人士,其中二人即年應驗,其後還有四人分別在 1992、1994、2000 及 2002 年獲獎。至今經歷二十多屆,那張名單才二十中六,成績不算優異。

1990 年,路透社再接再勵,開出十二人物理學獎名單和十人化學獎名單;至今,物理學名單有三人得獎(其中一位獲頒化學獎,即是猜對了人但猜錯了獎,無謂太嚴苛,算猜中吧),化學名單有四人得獎,預測也不算準繩。

同是 1990 年,有人發表論文〈Who Will Win the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Here's a Forecast Based on Citation Indicators〉,列出五十位被引用最多的經濟學家,其中十五人當時已經是諾獎得主,另外七人在往後年份陸續獲獎。該篇論文之外,很多研究亦指出,同行引述的多寡與獲頒諾貝爾獎是有關連的。事實上,路透社的預測名單也是用類似方法,根據學術文獻的引述次數來決定諾貝爾獎的熱門人選。

寫學術論文不似我寫專欄,每一組數據、每一項事實、每一個說法都要列明出處的,拾人牙慧固然可以,但牙慧的來源必須列明,就是因為這種嚴格的要求,誰人的著作被引用得多,是數得出來的。學術期刊有聲譽高低之分,聲譽高的期刊引述一次當然來得更有「份量」,點算引述次數時,期刊聲譽也會計算在內。簡而言之,這種計分法把學術成就與著作被引述的次數掛鈎,支持者說是客觀,反對者說是過於機械化,無論如何,它已成為學術市場的一部分,成為評核學者的一種標準,高等學府以此作為教職員聘用和升遷的考慮之一,路透社則以此作為預測諾貝爾獎的工具。

然而,路透社深知引述次數不是故事的全部,漸漸加入其他較難量化的判斷,例如哪些貢獻最被重視,哪些發現值得特別表揚等;優化其預測系統後,路透社自 2006 年起每年都開出物理、化學、醫學和經濟學獎的預測名單(以前只是偶然為之),每科名單少則四人,多則八人,至今六屆,成績如何?

路透社對自己的要求不太嚴苛,每屆落空的預測順延至下屆,「預測有效期」無限(直至某人逝世,諾貝爾獎不會死後頒發的),人選年年累積,「貼中」機會理應逐年提高,情況是不是這樣?下圖顯示六年來的預測成績,今年真是「戰績彪炳」,四獎全中共九人:三位發現宇宙加速膨脹的,在路透社 2010 年物理學名單之內;三位研究免疫系統的,二人在 2008 年名單,一人在 2010 年名單;那位發現準晶體的化學獎得主及兩位經濟學獎得主,均在 2008 年名單之內。


隨着人選不斷擴大,路透社要在來年維持「彪炳」的預測成果,我看不是太難。如果成功率反降,他們的預測系統才真有檢討的必要。

(2011 年 10 月 22 日 信報副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