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香港人,睇你點死

某地居民死得很特別,一半 60 歲壽終正寢,另一半 80 歲入土為安,整體平均壽命剛好 70 歲。若干年後,醫療改善,平均壽命提升至 75 歲,政府大悅,急急開記者招待會發佈喜訊,會上有記者問:「平均五歲的延長,究竟是原來 80 歲死的現在 90 歲才死,或是原來 60 歲死的現在 70 歲才死,或是兩者之間?」官員啞口無言。

一個平均數,隱藏往往比揭示的多,正如人均 GDP 無法反映貧富懸殊。根據世界銀行,本港男性平均壽命由 1971 年 67.80 歲增至 2008 年 79.33 歲,女性同期則由 75.30 歲增至 85.50 歲,延長的壽命來自老者愈老,還是(相對)早死的人少了?實情該是兩者之間,但哪個因素較為重要呢?

這是一個人口統計學練習,首要認識人口統計的最基本工具:存活曲線(survival curve)。


它告訴你活得超過某歲數的機會,上圖是發達地區的典型曲線,死亡多在五、六十歲之後,亦由於這個原因,我們只着眼於 50 歲後的曲線,始於圖中長方形的左上角。沿着曲線走,經過最陡斜的七、八十歲路段,來到長方形右下角,這是 50 歲人口的十分一。長方形可以採用不同的起點(左上角)和終點(右下角),例如以 40 歲為起點、40 歲人口的 5% 為終點亦無不可,視乎研究員的喜好或習慣。我採用 50 歲為起點、50 歲人口的十分一為終點,是跟隨早前兩位瑞士學者的做法,他們利用這個「moving rectangle」的概念拆解平均壽命上升「動力」何來。

看看長方形怎樣變化。假設老者愈老,但其他年齡存活率不變,長方形右下角便會向右拉,曲線以下面積(即圖中「R」部分)稍稍加大,但佔長方形的比例減小。另一個情況,假設老者不能再老,但(相對)早死的人多活幾年,則長方形寬度不變,但曲線更為陡斜,有如「後浪掩至」,「R」面積佔長方形的比例增加。由此可見,長方形變寬是「老者愈老」的標誌,「R」對長方形面積比是「後來追上」的指標,前者拉,後者推,延長平均壽命可說由這兩項「動力」構成。

兩位瑞士學者研究其祖國 1876-2006 年的人口資料,發現瑞士人的平均壽命增長,「老者愈老」和「後來追上」的貢獻各佔一半。這不是高深數學,只要有資料,我也能夠替香港算一算。政府統計處網頁載有 1971 年及後的香港人口生命表(life table),我根據其繪出 1971、1990 及 2009 年的存活曲線如下:



再計算 1971-1990 年及 1990-2009 年、兩項動力對壽命增長的貢獻:

 「老者愈老」
貢獻年歲
「後來追上」
貢獻年歲
長方形內
平均壽命總增長
男,1971-19902.671.684.35
男,1990-20092.332.054.38
女,1971-19902.060.983.04
女,1990-20093.701.535.23

注意,這方法只能捕捉長方形內的變化,儘管涵蓋大部分死亡人口,卻並非全部,故以上壽命增長不及香港整體。從表可見,「老者愈老」的貢獻大過「後來追上」,女性尤為明顯,前者佔壽命增長份額超過三分二,後者亦有貢獻,只是不及前者。

做完練習,看過長方形內曲線演變,長方形以外,亦有兩點值得留意。2009 年香港生命表顯示,100 位女性之中,9 人活至百歲以上,現時生命表依然沿用舊例,百歲以上沒有細分年齡,只以「100+」蔽之,看來統計處應該與時並進了,以一個「+」號統攬差不多十分一人口,不太恰當。

女比男長壽,眾所周知,由 0 歲開始女性已經較為「命硬」,至 100 歲皆如此,女士存活率「由頭帶到落尾」,這是香港 1971 年以來的常態(或許也是其他地區的常態,但不敢肯定)。可是,近來出現一個有趣現象,2007-2009 連續三年,男孩存活率竟比女孩高,20 歲左右女孩才「反超前」,回復常態。這個反常現象在上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從未出現過,後來隨着男女孩存活率差距收窄,九十年代偶有發生,但多屬曇花一現,歸咎或然率亦屬合理。2007-2009 接連在 20 歲以下「長期反常」,是不是有更深層的啟示?現代醫藥是否無意中偏重男孩呢?反常會否向更高年齡進發?其他地區有沒有相同現象?若這情況持續下去,人口學者和醫療專家便有新的課題了。

(2010 年 8 月 17 日 信報副刊)

補充:為了更清晰明瞭 2007-2009 年如何「反常」,先讓我們看看存活曲線於孩童時期的常態,以下是典型存活曲線的左端,女性自出娘胎存活率便高於男性:


出生後(0-1 歲)屬高危期,儘管情況比從前好。

上世紀九十年代,男孩存活率高於女孩的反常情況開始出現,但是一年即止,分別是 1991、1994 及 1999 年:


千禧年後,2004 年再現反常,然後 2007-2009 連續三年:


是否長期現象,多看幾年便知。

學術參考:
Valentin Rousson, Fred Paccaud (2010), “A Set of Indicators for Decomposing the Secular Increase of Life Expectancy,” Population Health Metrics 8, 18.

Siu Lan Karen Cheung, Jean-Marie Robine, Edward Jow-Ching Tu (2005),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Survival Curve: Horizontalization, Verticalization, and Longevity Extension,” Demography 42, 2, 243-258.

John R. Wilmoth, Shiro Horiuchi (1999), “Rectangularization Revisited: Variability of Age at Death within Human Populations,” Demography 36, 4, 475-495.

3 則留言:

  1. 但願我不是那百分之九之一。

    回覆刪除
  2. I can't work our "R",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calculate R by discrete life table?

    回覆刪除
  3. work out, not work our..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