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

化學家與火車卡

上回說到科大唐本忠教授與幾位內地學者發展出一枝「高科技銀針」,可以探測有毒物質cyanide(即山埃)的存在,就像我國用(真正的)銀針試探砒霜這傳統的現代版。讓我們回顧這枝「高科技銀針」的特性:正常情況下,它會發出瑩光;但浸入含有銅的水中,便會熄滅;再浸入含有山埃的水中,便再次發光。換句話說,它同時是銅和山埃的探測器,由於山埃的毒性,方便快捷地對之進行偵測和量度在實用層面有其價值;不為一般人察覺的,是這枝「銀針」還有著更深層的化學意義--關鍵在於這枝「銀針」的物料,一種用嶄新方法合成的「膠」。

日常生活遇到的塑膠、車胎的橡膠、衣服的尼龍,化學上統稱為polymer,即「聚合物」。其實體內的蛋白質也是polymer的一種;在這篇文章,我們會集中討論人工製造的polymer。

塑膠、橡膠、尼龍,看似不同,但它們的分子(molecule)都是由許多許多基本上相同的「單元」串連而成,不同的polymer擁有不同的單元。如果polymer是一列火車,其單元便是車廂,不同的列車(運牛、運煤、載人)有著不同種類的車廂。

Polymer有趣之處,就是容許加添「附件」;為每個車廂加上燈泡,列車便會發光;要偵測污染物麼?裝上感應器便可以了;探測到污染物之後要熄燈?設計一個電子線路容許感應器控制燈泡便行。化學家就像是polymer的工匠,不斷manipulate這些「車廂」,嘗試添加各式各樣的「附件」,希望創造出擁有嶄新功能的「列車」。

在真實的化學世界,事情卻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不要忘記,那些「附件」和「車廂」本身都是化學物,兩者走在一起是會互為影響的,因此沒有必然的燈泡,沒有必然的感應器,也沒有必然的控制線路。化學家憑知識和經驗估計某種「附件」配合某種「車廂」可能達致某種效果,但真實的情況只有試過才知道。再者,化學家不是用鏍絲把「附件」裝進「車廂」,而是需要設計一個chemical reaction把兩者結合在一起;能否設計出一個合適的reaction,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概括地說,製造有功能的polymer知易行難;首先,「附件」跟「車廂」未必能夠結合;結合了的「製成品」功能也未必盡如人意,一切要看兩者的interaction。

很明顯,「高科技銀針」的出現,代表著一個新的polymer的誕生,一個「附件」跟「車廂」的嶄新組合。

左圖是「銀針」的單元的分子圖,整枝「銀針」便是由許多個這樣的單元串連而成。不要給那些符號嚇倒,還記得一點化學的讀者應該知道C是炭,H是氫,N是氮,至於那個六角形和五角形只是一些化學家經常碰到的分子群組,一般讀者只需要知道這是一「團」分子已經足夠。

附件甲不太重要,它的存在令整個結構比較穩定,例如遇熱不易分解。

車廂是一連串的炭分子,這種車廂叫polyacetylene(它是其中一種可導電的非金屬,發現此特性的科學家在2000年拿得諾貝爾化學獎)。這是polyacetylene第一次被用作「偵測器」的材料,「高科技銀針」於化學界的意義,此其一。

附件乙是車廂和附件丙之間的橋樑。讀者要記著化學物之間不是機械式的依附,連接的過程不是上鏍絲般簡單,化學家通常會首先設計一個reaction合成許多完整的單元,再用另一個reaction把單元串連成polymer。對於「高科技銀針」,「正常」的做法是嘗試造出{車廂-甲-乙-丙}這個單元,再把之串連。可是這做法不是永遠行得通,要視乎化學物之間的相容性,偏偏這一次就是行不通,要另想辦法。唐教授與幾位內地學者便是首先造出{車廂-甲-乙}(缺了丙,這是一個不完整的單元),把之串連,然後再把丙補上。利用這種較「另類」途徑製造,「高科技銀針」於化學界的意義,此其二。

在文章的開頭,說到這物料是瑩光的,由於篇幅所限,箇中的科學原理不在這裡詳述;簡單來說,瑩光是源於車廂和附件之間某些特殊的interaction,假如物料的分子結構因為某種原因被改變或扭曲,導致車廂跟附件之間的interaction有所轉變,瑩光便會熄滅。

現在讓我們看看整個故事的主角--附件丙。當「銀針」被放進含銅的水裡,水中的銅便會依附著附件丙,「銀針」的分子結構被扭曲,瑩光也因而熄滅。可是丙和銅之間的吸引力不算強,當遇到山埃,銅被山埃吸引過去,「銀針」的分子結構得以還原,於是再次發光。因此,丙可說是銅的「直接」感應器,也是山埃的「間接」感應器。可以「直接」感應山埃的「附件」十分罕見,以這種「間接」方法偵測則屬首次,「高科技銀針」於化學界的意義,此其三。

一項研究成果背後的科學意義,往往與其表面的實用價值風馬牛不相及,寫這類文章的挑戰,是怎樣在遠離實用層面的同時,仍能夠寫得具體和保持讀者的興趣。你下次搭火車的時候,希望你記得這篇文章。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