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5日 星期四

現代銀針

以銀針(或銀筷子)測試食物是否有被下毒是我國傳統「飲食文化」之一;銀針變黑代表食物有毒,這是國人的傳統智慧。究竟銀針為什麼遇毒變黑?簡單來說,是毒與銀之間發生了化學作用,在針的表面產生了一層黑色的物質。

最廣為人知的毒藥--砒霜,其化學名稱是Arsenic Trioxide(As2O3),中文叫作「三氧化二砷」。當砒霜遇到銀針,它含的那幾個氧(即分子式中的「O」)便會被銀(Ag)搶去,形成暗黑色的「氧化銀」,銀針的黑色由此而來。

其實一般的銀器放久了,表面也會變黑,這也是因為銀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形成「氧化銀」之故。銀與空氣的化學作用進行得很慢,反之,銀與砒霜的反應十分迅速,因此銀針是一種很有效的「砒霜探測器」。嚴格來說,銀針只能夠測試食物中是否有砒霜,而非是否有毒。只不過以砒霜作為毒藥是如此的「普及」,久而久之我們便在兩者之間畫上等號,銀針於是被誤以為可以偵測(所有)毒藥。

除砒霜以外,cyanide(氰化物,俗稱山埃)也是一種常見的有毒物質。它由一粒炭(C)和一粒氮(N)組成,分子式是「CN」,它能以氣態的hydrogen cyanide(HCN)存在,也能以固體如sodium cyanide(NaCN)或potassium cyanide(KCN)存在,當然也能溶於水中獨立存在。

近代歷史對cyanide並不陌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納粹黨便是用hydrogen cyanide這毒氣來屠殺猶太人;服食cyanide以自殺的,包括希特勒本人及被譬為現代電子計算機之父的Alan Turing。殺人並非cyanide的唯一功能;其實它自然存在於某些食物當中,例如菠菜、杏仁、竹筍,只是份量很少,不會對健康構成傷害;反之,人類某些活動,如開採金礦、鍊鋼、使用農藥、污水處理,可能會排出不少cyanide進入水源和泥土之中。在實驗室,我們當然有能力量度任何化學物的濃度;可是,若要即時實地、方便可靠的監察,科學家們仍在努力,尋求製作一枝探測cyanide的「高科技銀針」。

去年,香港科技大學的唐本忠教授與幾位內地學者便發展出這樣一枝「銀針」(備註[1])。當然,「銀針」只是比喻,它不是銀造,也不是一支針,只是用途像銀針般可以快捷可靠地偵測某類有毒物的存在。

這枝「銀針」是用一種會發出瑩光的「膠」造成,當這「膠」被浸入含有銅(Cu)的液體,它的瑩光便會熄滅。

你說:「這是偵測到銅啊,哪是偵測cyanide?」你說得對,這枝「銀針」可以用來探測銅,但這並不代表它不能探測cyanide。

把這枝熄了的「銀針」放入含有cyanide的水中,它又會發亮起來!

讓我說說箇中原理。這種「膠」會發光是因為它有某種特殊的分子結構,當它遇到銅的時候,銅會黏附在它的表面,改變了令其發光的分子結構,瑩光便熄滅了。幸好,這過程是可逆轉的,當cyanide把銅從「膠」的表面搶走,回復「膠」原本的分子結構,它便再次發光了。

讓我們把高科技和傳統的銀針作個對比。傳統的銀針是把毒素(砒霜)中的氧搶過來,令自己變黑;「高科技銀針」是讓毒素(cyanide)把銅搶走,令自己再次發亮。殊途同歸,又一例。

這「高科技銀針」當然有其實用價值;站在基本科研的立場,它卻有著另一層意義--關鍵就在那種「膠」,一種以嶄新方法製成的「膠」。

時間所限,今天寫不了那麼多,下篇再續。

備註:
[1] Qi Zeng, Ping Cai, Zhen Li, Jingui Qina, Ben Zhong Tang, An Imidazole-Functionalized Polyacetylene: Convenient Synthesis and Selective Chemosensor for Metal Ions and Cyanide, Chem. Commun. 2008, 109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