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網誌起始的主旨是報導關於香港的科學事,每篇文章都要做不少的research,以我緩慢的工作速度,每星期只可泡製一篇。一直在想,好不好間中夾雜一些生活點滴?好像偏離了原先的主旨……但這畢竟是個blog,又不是什麼專欄,心想還是不要太介意(或刻意)吧。
今天到港大那幅舊民主牆貼文章(每篇網誌文章「出街」後,我都會到科大、中大和港大張貼),同牆不遠處有一篇全英文的,作者是港大學生,大意是說她(或他)曾聯絡港大各學生組織,希望幫助宣傳一些關於西藏的訊息,但都不得要領。文章沒有署名,但看見tibet一字,第一時間便想起陳巧文……
離開港大,落山搭巴士,離遠看見一個好像是陳巧文的女子。曾想過停下來看和問清楚,沒什麼,只是想親口對她說聲「支持」(如果她真的是陳巧文的話),支持她對表達自己意見的堅持,儘管旁人冷嘲熱諷。堅持,是需要勇氣的,起碼有勇氣過那些只懂在虛擬世界說三道四之輩。當時沒有真的停下來對她說,在這裡寫,也不期望她知道,只是表達了出來,如果讀者跟她相識,請轉達。
一直覺得香港是個很homogeneous的社會,homogeneity源於狹隘,但狹隘的未必是空間,而是人的心靈。
我幫你傳達一聲~!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