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你是兒童,程式編寫員,還是大專畢業生?


我諗咗幾分鐘,放棄。阿妹諗咗幾分鐘,竟然諗到!原來她的心智還停留在幾歲……

幾日後揭盅。多謝 Joyce 提供。

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愈骯髒愈健康?

逛超市,一罐杏仁蓋上有張貼紙,註明「全無花生成分」。心想,一定是怕花生敏感的人誤吃,後果可大可小。

我是七十後,大學畢業以前從未聽過吃花生也會敏感。第一次聽聞,是在加拿大一些同事之間,原來過敏反應可以非常嚴重,塗過花生醬的餐刀即使抹乾淨,花生敏感的人若不慎拿來進食,或有生命危險的(當然視乎其敏感程度)。花生可以殺人,對當時的我來說實在匪夷所思。

後來回流香港,再沒聽見花生敏感,直至近幾年,傳媒斷斷續續提及,食物也偶然見標籤。看來,花生敏感已由西方傳到香港!

花生敏感成因是什麼?為什麼近年才現身香港?醫生沒有答案。事實上,花生敏感只是大趨勢的一部分,其他常見敏感如花粉症、濕疹、哮喘都是上一代少見的。香港已經走慢了一步,西方先進國家早已發生這種趨勢。

現代社會的衛生和醫學遠勝從前,我們有清潔食水及排污設施,小孩接種林林種種的疫苗,升降機按鈕幾小時消毒一遍,很多疾病在我們「步步進逼」下「節節敗退」,為什麼敏感症能夠反其道而行,在發達地區「大行其道」呢?

英國曾有一個調查,從 1958 年開始,追蹤 17,000 個新生兒童,希望找到花粉症一點端倪。三十年後整理數據,發現花粉症與家中排行有關,兄姊愈多,患花粉症機會愈低。為什麼這麼奇怪?難道兄姊有些神奇力量?有人猜想,兄姊把屋外細菌帶回家中,弟妹與細菌接觸增多,免疫系統得到適當的「訓練」,患敏感機會降低。敏感雖然成因未明,但一般認為由於免疫系統過度「驚慌」,對外來物「草木皆兵」,一有「風吹草動」便反應過大,甚至倒過來攻擊自身細胞。所謂「過敏」,可解讀為免疫系統「過度敏銳」。

現在講究衛生,城市兒童接觸細菌的數量和種類比從前的少,免疫系統得不到足夠的「訓練」,因此敏感頻生。愈衛生愈易敏感,這就是「衛生假說」(hygiene hypothesis),說明敏感是「富人病」,是社會進步衛生提高的「後遺症」。很多硏究提供了「表面證據」,例如東西德合併之後,比較兩地哮喘個案,西德明顯多於東德,儘管後者空氣污染遠為嚴重;同一社會裏,中產家庭比低下階層容易患敏感,城市人比鄉下人容易患敏感;總而言之,多次調查結果一致顯示敏感與財富是成正比的,這是支持衛生假說的「表面證據」。

然而,隨着財富而來不僅是衛生,還有生活文化的轉變(戶外活動少了,開冷氣多了,吃快餐多了,接觸化學品多了),敏感的冒起會不會是衛生以外的因素引致的?當然有可能,因此衛生假說現時仍是「假說」,科學家猜想免疫系統如何在「過於」衛生的環境下缺乏「訓練」儘管說得言之鑿鑿,箇中機制仍是不明所以的。

衛生假說最吸引的地方未必是其正確性,而是心理上。人們愛說溫室長大的孩子經不起風浪,衛生假說暗示溫室長大的免疫系統經不起風浪,都是帶着一點仇富或一代不如一代的心態,也許這是衛生假說的最大賣點。

(2012 年 5 月 26 日 信報副刋)

學術參考:
Duncan Graham-Rowe (2011), “When allergies go west,” Nature 479, S2–S4. doi:10.1038/479S2a

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藝術品貴得無道理

幾星期前,挪威畫家蒙克名作《吶喊》拍賣,以近一億二千萬美元高價成交,贏家又是一位用電話叫價的神秘人。近年中國人財富暴增,成為藝術品市場的「新興力量」,名家作品愈賣愈貴,未成名的藝術家有沒有感覺酸溜溜?名作身價動輒是普通作品的幾百萬倍,其畫功又是否優勝幾百萬倍?著名畫家的表達能力勝過普通畫家幾百萬倍嗎?

「各花入各眼」,判斷藝術品是主觀的,這是陳腔濫調。一些學者不甘於這種陳腔濫調,嘗試把差異量化,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把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名家的畫作與一幅由小孩、猴子、猩猩或大象隨意塗抹的油畫放在一起,讓受試者猜哪一幅是名家之作。(所謂「表現主義」,即是着重表達內心的情感,多於描繪現實世界,蒙克的《吶喊》就是表現主義的代表作。「抽象表現主義」就是抽象地表達情感,由於太抽象,常遭揶揄為仿似小孩在畫布上塗鴉。下面兩幅,你猜哪一幅是名家?)


實驗發現,猜中率為 67%。樂觀派說,猜中的情況多於一半,證明名家與小孩確有分別。悲觀派卻有另一番解讀,只有 67% 猜中,兩者豈不太相似?名家的作品不是應該百分百肯定「好」過小孩的嗎?(答案:左邊是四歲小孩,右邊是名家 Hans Hoffman。實驗用了多幅作品,這是其中一對。)

67% 猜中,即是差別有多大?一百年前另一次實驗,受試者手拿 100 克和 96 克,嘗試分輕重,由於重量相近,感官不可靠,只有 72% 答中。換句話說,100 克和 96 克的差別,72% 的人分得清;抽象表現派名家與小孩的差別,67% 的人分得清。亦即是說,後者的差別小於前者。如果抽象表現派名家作品值 100 克,小孩的隨心之作怎也在 96 克之上,差別小於 4%。

男子舉重比賽,參賽者依體重分成八級,重量上限大概以 11% 遞進(56 公斤級、62 公斤級、69 公斤級、77 公斤級……),即同一級參賽者體重相差不超過 11%。不得不承認,普通一名小孩與抽象表現派名家很可能同屬一級,頂多低一級。

國際棋壇現時廣泛採用的 ELO 計分制度,給棋手一個評分,以示各人的實力。理論上,相差 600 分的棋手對弈,實力較強一方有 98% 勝算,相差 400 分有 93% 勝算,相差 200 分有 77% 勝算。名家對小孩有 67% 勝算(受試者猜對名家作品即名家贏了!),即是差別少於 200 分。實力 1,200 分以下叫初學者(novice),1,400 分以下叫業餘 D 級(Amateurs – Class D),如果小孩是初學,名家頂多是業餘 D 級。業餘 D 級叫名家?

以上說明,名家與小孩實力「大同小異」,起碼抽象表現派如是。然而,即使實力「大同小異」,結果也可以䢛異,世上充滿這樣的例子。今年倫敦奧運田徑項目的入圍門檻世界紀錄相距多少?6% 左右。如果名家是有力問鼎三甲的世界級選手,落後 4% 的小孩只能在奧運會邊緣上陪跑,與獎牌無緣。

作品大同小異,名氣和身家南轅北轍,這是多數藝術家的無奈。

(2012 年 5 月 19 日 信報副刋)

學術參考:
M.V. Simkin (2011), “Abstract art grandmasters score like class D amateurs,” arXiv:1106.1915v2

Hawley-Dolan, A. and Winner, E. (2011), “Seeing the Mind Behind the Art: People Can Distinguish Abstract Expressionist Paintings From Highly Similar Paintings by Children, Chimps, Monkeys, and Elephan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published online 3 March 2011. doi:10.1177/0956797611400915

2012年5月12日 星期六

紅酒除了飲之外,還有什麼用途?


滷水很有用,煮什麼也可以,任何食物浸進去烹調,讓滷水的美味滲透,拿出來特別味美。

本着同一道理,有人用可口可樂煮雞翼,有人用紅酒燴牛尾,原理都是讓液體的味道滲進食物,令食物更加可口。

最近在日本,一組科學家把很多支紅酒帶回實驗室,是開派對呢,還是試試哪一支燴的牛尾最好吃?

在這實驗室裏,紅酒不是用來煮食,也不是拿來飲,而是用來煲,把一些鐵塊放進 70 度攝氏的紅酒煲 24 小時,那些鐵塊就變成超導體

需要註明兩點。首先,不是任何鐵塊,他們用的是 FeTeS,即是鐵(化學式「Fe」)、碲(Te)、硫(S)的化合物,市面上沒有得賣,他們自己硏製的。其次,和很多超導體一樣,必須冷凍至零下二百多度,超導性才會顯現。(地球上錄得最低溫度只有零下 89 度,超導體所需的低溫由液化氮或液化氦提供。)

最引人入勝的是,FeTeS 原本不超導,為什麼紅酒煲過便能超導呢?什麼成分滲進鐵塊改變其導電性?

科學家不知道,這也正是實驗需要很多支紅酒的原因;每種紅酒的成分都有少許不同,其誘發超導的本事有沒有分別?他們找來六種紅酒,各煲鐵塊 24 小時,發現 Gamay(Beaujolais)紅酒效果最好;分析每支的化學成分,發現超導性與酒石酸(tartaric acid)的濃度最有關連,Gamay 含酒石酸最多,鐵塊煲過後的超導性也最強。

把酒石酸與水混合,煲鐵塊的效果如何?超導性也會出現,但及不上 Gamay 紅酒,換句話說,酒石酸是誘發超導性的成因之一,但非故事的全部,紅酒裏還有一些秘密成分,科學家還未知道是什麼。

酒石酸使 FeTeS 發生了什麼變化,使之變成超導體?也不知道。其實超導體的硏究與古時的鍊金術差不多,把各種元素混合混合,加熱煲上一段時間,看看煲出了什麼。鍊金術師缺乏基礎化學知識,鍊出什麼只能靠經驗、直覺和運氣(又叫斷估);今日科學家雖然懂得高深的物理和化學,但遇到超導體亦只能倚靠經驗、直覺和運氣(又叫斷估)。解釋超導體的理論是有的,但預測力有限,什麼成分能夠超導,降至什麼低溫才開始超導,全得做實驗。依我說,雖然超導體發現了一個世紀,它的硏究還滯留在中古時期。

或許我不應揶揄他們,歷史上先發明,後理解的例子多不勝數。先發明蒸汽機,後才有熱力學;先發明鎢絲燈泡,後才有量子力學;前人吃草藥治病,你猜他們明白身體的運作嗎?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嘗以化療對抗癌症,醫生根本未明白癌症的成因;即使醫學(所謂)進步的今天,某些病症也要用藥後才知道藥物有效與否,那是不是說醫生根本不知道藥物有沒有效?

最後不能不提廚師,煮滷水鴨舌、可樂雞翼、紅酒牛尾的時候,究竟知不知道什麼東西滲進了食物,使食物比原來味美呢?知道的話,他是一位化學家。不知道呢,他才是一位廚師。

(2012 年 5 月 12 日 信報副刋)

學術參考:
Keita Deguchi, et al. (2012), “Tartaric acid in red wine a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to induce superconductivity in FeTe0.8S0.2,” arXiv:1203.4503v1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大眾服從小眾

「大眾服從小眾」不單在香港發生,美國選總統也可能發生,由於它那古老的 electoral college 制度。

(全螢幕觀看效果更佳)

2012年5月5日 星期六

瘋牛症有什麼值得報導?

美國上星期又有瘋牛症,傳媒例必熱烈報導。自 1996 年發現瘋牛症能傳人至今,只有 222 人染病而死(其中 173 人在英國),由於傳染途徑單一(吃染病動物的肉),各地政府早已懂得應對,每當發現有牛隻感染,便立即隔離,防止疾病擴散及流入肉食市場。事實證明瘋牛症能夠有效控制,對社會健康威脅有限,相比愛滋病、肺癆、肝炎、肺炎、腦膜炎等每年殺人以萬計的疾病,瘋牛症實屬小巫見大巫,究竟瘋牛症有什麼值得報導,為何新聞價值這麼高?

用谷歌搜尋「瘋牛症」,立即彈出近期多條新聞標題,不難從中窺見瘋牛症真正的「殺傷力」所在:

美再現瘋牛症 韓超市停售(新浪網)
瘋牛症再掀恐慌美拓自貿罩陰影(東方日報)
美現瘋牛症韓零售商停進口(明報)
瘋牛症再現美牛輸台添變數(文匯報)
加州再爆瘋牛症美肥牛入口勢減(頭條日報)

兩個字,經濟。貨運少了一點,進口商做少了一點生意,超市賣少了一點牛肉,牛肉可能貴了一點。我不是傳理系出身,也未做過記者,但看過一本書說新聞報導不單是述說事實,最重要是道出一宗消息的「意義」,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很明顯,瘋牛症的「意義」不在其能置人於死地,而在其損害貿易及經濟,無論損害有多短暫和輕微。

另兩條新聞標題,道出了另一重新聞價值之所在:

美6年來首宗瘋牛症(Yahoo! 新聞)
美國發現六年來首宗瘋牛症(有線寬頻)

「物以罕為貴」,六年來首宗,值得報導了吧。肺癆每年殺死一百多萬人,年年如是,習以為常;瘋牛症在美國六年才一宗,哪件消息應該讓市民知道,還用說的嗎?

還是《大公報》網站的標題最老實,赤裸裸地宣示辦傳媒的宗旨:

美再現瘋牛症全球恐慌(大公報)

看完標題,我需不需要扮恐慌?有人說傳媒應當扮演第四權監察政府,有人說傳媒應當發掘真相,我說傳媒只不過在售賣恐懼。為什麼要監察政府?恐怕人身自由給暴政剝奪。為什麼要發掘真相?恐怕真相有日降臨在自己身上。瘋牛症損害經濟又怎樣?令人害怕飯碗不保(至少挑起飯碗不保的思慮)。為什麼強調「六年來首宗」?罕見的疾病才能「大爆發」(常見的疾病已經「爆發」了,恐懼已過,缺少一份戲劇性)。

我說「售賣恐懼」並沒有貶意,沒有質疑他們操守的意思。恐懼不一定是壞事,某人因為怕窮而努力工作,因為怕肥而多做運動,因為怕些什麼而未雨綢繆,恐懼可以是很大的動力。恐懼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只在如何面對。

說到恐懼,瘋牛症的確有一嚇人之處,它是不治之症,至今沒有幸存的案例,患者神經系統慢慢遭蠶食,至死為止。傳染病通常經由細菌、病毒或真菌傳播,瘋牛症三者皆不是,致病源是一種變了形的蛋白(英稱 prion,Protein Infection 的意思):當變形蛋白進入神經系統,它會促使周遭的正常蛋白一起變形,新的變形蛋白使更多蛋白變形,範圍不斷擴散開去。科學家當初看見這種「自我複製」的表徵,斷定致病源一定包含 DNA,很可能是某些病毒(他們以為只有 DNA 才能自我複製)。一些實驗把含有瘋牛症的溶液經破壞 DNA 的處理(如照紫外光),再注入動物體內,假如瘋牛症由病毒引致,動物應該無恙(因為 DNA 已遭破壞),可是牠們依然染病,證明致病源並非病毒或任何含 DNA 的東西。

當時八十年代初,學術界對此難以置信,再經十多年硏究,九十年代中期才漸漸接受瘋牛症由變形蛋白傳播。變形蛋白發現者 Stanley B. Prusiner 更獲得 1997 年諾貝爾醫學獎。

(2012 年 5 月 5 日 信報副刋)

學術參考:
David W. Colby, Stanley B. Prusiner (2011), “Prions,”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Biol 2011. doi:10.1101/cshperspect.a006833

Stanley B. Prusiner, Maclyn McCarty (2006), “Discovering DNA Encodes Heredity and Prions are Infectious Proteins,” Annu. Rev. Genet. 40:25–45. doi:10.1146/annurev.genet.40.121505.133522

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寂寞便要聽聽

雖然投票期已過,但我忍不住推薦……搞笑。



給少聽歌的讀者一些背景資料:蘇打綠是台灣樂隊,馨儀是成員之一,上片催促大家投票,捧她成為FHM全球百大性感美女

原曲: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