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迷信是有根據的

落到地鐵月台,列車關門,只有目送離去,車上乘客嘴角向上微彎,像是嘲笑我的無助。

今天趕時間,再拖延必會遲到,於是我走到月台末端,在黃線前跪下,向隧道深處拜三拜。兩分鐘後,列車趕至,我小心翼翼跨過月台與車廂之間的空隙,擠進人群。今天是 13 號,星期五,一舉一動必須謹慎。

我迷信,但我不介意別人說我迷信。每次向隧道跪拜之後,兩分鐘內列車必會出現,沒有一次不靈驗,真是不由你不信。這令我想起 1948 年的一次鴿子實驗。籠裡有一隻飢餓的鴿子,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定時餵飼裝置,餵飼的頻率是預先設定的,與鴿子動靜毫不相干,奇怪的事就在這裡發生。鴿子竟然「迷信」起來,等候食物時經常做些「動作」,有的在籠內繞圈,有的猛啄籠子,有的猛啄地面,有的身體左右搖晃,這些動作之前從未見過,彷彿為了討食物而進行「儀式」。局外人看來,這些毫無意義的舉措,是不折不扣的「迷信」,但對不知就裡的鴿子來說,動作在前,獎勵在後,「因果」關係明顯不過,後者鞏固前者,理所當然。

地鐵班次有多頻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每次跪拜後兩分鐘內必有車到。

倘若某次失靈,我會停止相信嗎?當然不會,這才是「迷」信嘛,「執迷不悔」的信,無條件的相信。日常生活中,我們說的某些「相信」,多少帶點「迷信」成分,例如妻子「相信」丈夫他日必有所成,母親「相信」兒子來日必成大器,我「相信」自己前途無限,「相信」香港明天更好。這些不用憑證、不帶條件的「相信」,實與「迷信」無異。然而,社會普遍認同前者,貶抑後者,為何有這個雙重標準呢?

我認為,這與社會功能有關。社會鼓勵我們「相信」憧憬,即是鼓勵我們樂觀面對未來,人人互相扶持,促進和諧自不待言。「迷信」是另一回事,我們「迷信」一些事物帶來好運或霉運,純從自利角度出發,且多較為短視。兩種「信」,對整體有益的叫「相信」,只顧私利的叫「迷信」。

很多人說中國人自利心重,怪不得中國人特別迷信。我們買樓揀層數,總喜歡「8」字和避開「4」字,華人在外地置業,亦對幸運門牌情有獨鍾。這些偏好有否反映在樓房的價格上呢?有的話,值多少?已有不少人研究過,讓我簡短介紹其中二者。

兩位美國學者在 1999 年發表報告,研究紐西蘭華人聚居地區獨立房屋的價格,門牌以「3」、「6」、「8」、「9」作結尾的被視為「幸運」,以「4」作結尾視為「不祥」,他們發現幸運號碼的房子比平均屋價高出 2.4%,但不祥號碼卻沒有明顯被壓價,估計是由於華人不是唯一買家,外籍買家並不介意「4」字結尾的門牌,支持其價格。

切身一點,看看本地樓市。2001 年一份報告,幾位港大學者取得太古城的物業成交數據,他們主要分析兩個時段:1995 年 11 月至 1996 年 1 月的樓市小低谷(或調整期,從 1994 年初的高峰下滑),和 1997 年 6 月至 8 月的樓市瘋狂期。取這兩個時段,是由於期內樓價橫行,沒有明顯升跌,方便分析。他們想知道,樓層結尾那個數字會怎樣影響樓價呢?影響樓價的因素,除了樓層,還有樓齡、海景等,他們把這些因素計算在內,最後發現「8」字尾的層數成交價比平均高出 2.8%,「4」字尾的層數卻沒有明顯「輸蝕」,不知是巧合還是舉世皆然,與上面紐西蘭屋價非常吻合。另一個發現是,當樓市瘋狂,「8」字層數的溢價更高達 5%,表示樓市好,「8」字便好,用報告的說法,幸運樓層有如奢侈品,經濟暢旺溢價固然高,經濟低迷溢價可以頓時消失,故幸運樓層是頗高風險的投資。

我心想,不是有人說奢侈品是一門不受衰退影響的生意嗎?無論經濟好壞,有錢人始終有錢。幸運樓層和奢侈品的比喻看來不大合適,至於「8」字層數為何高峰期溢價更高,我沒有答案。經濟行為,觀察永遠比解釋容易。

何況,在不同市場,行為未必一樣。香港有車牌拍賣,運輸署保存歷年資料,這堆資料是研究迷信人士的「寶藏」。最近,幾位中大學者分析了 1997 年 1 月至 2009 年 1 月共 292 次車牌拍賣記錄,幸運車牌價高,不祥車牌價低,意料之內,這次研究更深層次的目的,是探討外在環境對迷信溢價(或折讓)的影響。他們發現,恆生指數每跌 1%,包含「4」字的四位數車牌便會跌價 19.9%,「4」字不祥,行霉運時更不祥。含「8」字的四位數車牌,溢價不隨經濟改變。想逆市增值,便要找一個含「8」字的三位數車牌,恆生指數每跌 1%,其價值便升 11.1%。

在樓市,「4」字不「輸蝕」,「8」字價格隨經濟起伏;在車牌市場,「4」字有折讓,「8」字價格與經濟背馳。幸運有溢價,不祥有折讓,通常都準,但如何跟隨外在環境而變化,便要研究過才知;解釋其方向,則大多流於各說各話,經濟理論怎樣演繹,看事實而定。

數字愈少,「8」字價值愈高,例如單「8」字車牌必比「3812」值錢。「4」字又怎樣呢?「34」會比「3412」更大折讓嗎?對買家來說,多些其他數字會否「溝淡」「4」字的不祥?答案是肯定的,號碼愈長,單一數字的影響愈細。

很多人不承認自己迷信,但一些「有趣」現象不由你不信。有人研究過美國 1973 年至 1998 年的死亡人口,發現每月第 4 日,中國人和日本人特別容易死於心臟問題,白人沒有這個現象。中國人和日本人沒有在 4 號改變生活習慣,因此學者認為 4 號造成的無形心理壓力,是致死的其中一項因素。

據我說,這現象根本不用解釋,這不正表明我們的迷信是有根有據的嗎?「4」號死人多,因為「4」字不祥,證據確鑿不過,只是那些所謂飽學之士拒絕相信群體智慧。說到群體智慧,宏觀經濟學不是說市場參與者擁有「完全資訊」且是「絕對理性」的嗎?當經濟學家的模型解釋不了我們的行徑,他們不是追查我們的信念包藏什麼資訊,而是攏統地稱我們為「不理性」,說我們「迷信」。據我說,他們才是迷信,因為他們迷信我們迷信。

(2010 年 7 月 6 日 信報副刊)

學術參考:
Travis Ng, Terence Chong, Xin Du (2010), “The Value of Supersti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31, 293-309.

David P. Phillips, George C. Liu, Kennon Kwok, Jason R. Jarvinen, Wei Zhang, Ian S. Abramson (2001),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Effect: Natural Experiment on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on Timing of Death,”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23, 1443-1446.

K. W. Chau, Vincent S. M. Ma, Daniel C. W. Ho (2001), “The Pricing of 'Luckiness' in the Apartment Market,” Journal of Real Estate Literature 9, 31-40.

Steven C. Bourassa, Vincent S. Peng (1999), “Hedonic Prices and House Numbers: The Influence of Feng Shui,” International Real Estate Review 2, 79-93.

B. F. Skinner (1948), “'Superstition' in the Pige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38, 168-172.

1 則留言:

  1. 想起據說另一個有趣故事:籠內有5隻猴子,籠邊有一條蕉,當有猴子拿蕉時就會"累街坊"令5隻一齊被電,久而久知就會凡有猴子想拿蕉就會被全體痛扁;

    後來逐漸將猴子一隻一隻換走,但痛扁累街坊的傳統就不斷維持落去,到最後籠內既猴子根本一隻都冇被電過、甚至可能佢地根本唔知拿蕉會有電(這一點懷疑:猴子可能有語言!),但5隻未見過電既猴子就算不知就裡都會痛扁想拿香蕉既新猴! =P

    (唔知係咪真,係都幾有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