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港後,地產商把經過告訴智囊。智囊眉頭一皺:「看來你要轉軚了。」「什麼?」「甲是你的朋友,但乙的贏面較高。」「我不明白,甲乙不是機會均等嗎?」「表面上係,不過……好難解釋,不如我跟你玩個遊戲。」智囊掏出三張撲克牌,攤在桌上:「三張牌之中,有一張係葵扇A,你估邊張?」地產商指一指左邊,智囊一聲不響,翻開中間那一張,說:「你看見了,中間這一張不是葵扇A,現在剩下左、右兩張牌,你原本揀左邊,現在我問你,轉唔轉軚揀右邊?」「唔轉,照揀左邊。」答案揭曉,葵扇A在右,地產商沒有抓緊轉軚機會,怨不得人。
遊戲規則是這樣的,地產商作了選擇之後,智囊翻開另外兩張牌其中一張,但一定不會翻出葵扇A,保持神秘,看地產商轉不轉軚。這遊戲與地產商向中央大員收風的方式不謀而合,大員心知地產商與甲友好,即使甲非「真命天子」,也不會當場道破,正如智囊不會翻開地產商選中的那張撲克牌,只會在其餘二者之中翻開(不是葵扇A的)一張。當然,甲可能是「真命天子」,地產商也可以選中葵扇A,那中央大員便在乙和丙中隨意說一位,智囊也在其餘二張牌中隨意翻一張,再看地產商轉不轉軚。
「一次啫,再嚟過!」地產商不憤,餘下兩張牌分明機會均等,怎可能轉軚贏面較高,玩多幾次便見真章。智囊奉陪,今次地產商仍不轉軚,又錯。如此這般玩了二十鋪,地產商漸漸發覺轉軚好像「有着數」,開始改變策略,智囊忍不住說:「我早已告訴你,應該轉軚的。」最終玩了三十鋪,地產商轉軚十四次,對了八次,成功率 57%;反之,不轉軚十六次,對了五次,成功率 31%。轉軚顯然是最優策略。
地產商不明箇中道理,智囊解釋:「如果一開始選中葵扇A,你應該轉軚嗎?」「不該。」「一開始選中葵扇A的機會多少?」「三分一。」「即是說,有三分一情況你不該轉軚,同意?」「OK。」「如果一開始選不中葵扇A,你應該轉軚嗎?」「……」「葵扇A係一號,你選了二號,我逼不得已翻開三號,你應該轉軚嗎?」「應該……啩。」「一開始選不中葵扇A的機會多少?」「三分二。」「即是說,有三分二情況你應該轉軚,同意?」「又好似係喎。」「轉軚贏面三分二,不轉軚贏面三分一,你應該考慮放棄你的好朋友。」地產商沉默不語。
§
故事說完,談談情節出處。智囊的撲克牌遊戲是 Monty Hall problem 的變種,Monty Hall 是美國某遊戲節目的主持人,節目裡有三扇門,其中一扇背後藏着大獎,參加者作出猜測之後,Monty Hall 會敞開另外一扇(沒有隱藏大獎的)門,問參加者轉不轉軚(轉軚是上策,可是許多參加者不信)。已故數學家 Martin Gardner 在 1959 年 Scientific American 雜誌也提出 Three Prisoners problem,三位死囚之中,州長赦免一人,死囚甲說服獄卒透露誰不得赦免,以為如此便可提高生存機率(事實上,甲被赦免的機會不變,仍是三分一)。
Monty Hall problem、Three Prisoners problem、智囊的撲克牌遊戲及地產商的收風方法,四者全是同一問題的變種,數學上是相等的。每個處境都有一位「投機者」及「內幕人士」,投機者說:「我買一號。」內幕人士回應:「千萬不要買二號。」內幕人士礙於規則、文化、禮貌等因素不會直接評論投機者的選擇,結果是,三號的勝算即時提高,一號勝算不變。換句話說,二號的勝算給了三號,一號沒有得益。
依然半信半疑的讀者,可以想像智囊與地產商玩一次大規模的撲克遊戲。桌上攤着一百張牌,只有一張葵扇A。地產商說:「我揀呢張。」智囊翻開其餘九十八張(不是葵扇A的)牌,只剩地產商的「心儀目標」和最後一張蓋着,地產商應否轉軚?我是他的話,一定轉軚。
依然不信?最好自己做一做實驗。故事裡撲克遊戲的數據不是虛構,是我與妹妹親身試驗的結果,證明轉軚真正是上策,我才敢寫這篇文章的。
(2011 年 7 月 28 日 信報副刊)
參考:Scientific American
投機者說:「我買一號。」內幕人士回應:「千萬不要買二號。」
回覆刪除在下認為:結果是,三號和一號的勝算一齊提高,勝算均由三分之一提高為二分之一。
不對不對,三號有「着數」,一號無變。
回覆刪除再讀文章一遍,或試玩吓文中的撲克遊戲便清楚。
不對不對,三號有無「着數」,與「中央大員」的行為尤關。舉例說,若換成特首問題的情景,而「中央大員」其實很厭惡丙候選人;若丙是花瓶的話,他會直接說出來。在此情況下,若他指出丙是花瓶,只表示甲、乙有同等勝出機會,而不是甲有 1/3,乙有 2/3。
回覆刪除你所述的 Monty Hall problem (下稱 MHP),基本上與原來的版本相同,但原本的解答其實假設了主持人對打開那一道門並無偏好,而 MHP 的 problem statement 卻無明確表示這個假設成立,因此不能推論出「應該轉軚」的結論。你的文章連結了英文維基百科的 Monty Hall problem 條目,當中 "Other host behaviors" 一節,羅列了主持人的不同行為對答案的影響,不妨一看。
夠細心,說得對,勝算如何分配給餘下二人,視乎大員說丙的「邏輯」。以我的邏輯,甲的勝算 1/3,乙的勝算 2/3。以你的邏輯,甲乙勝算均等。我們無法知道大員的邏輯,文中說法確是有些武斷。
回覆刪除不過,轉軚的結論沒有錯。根據英文維基 Other host behaviors 一節,轉軚的勝算下限 1/2(可能大於 1/2),不轉軚的勝算上限 1/2(可能小於 1/2),在無法準確計算機率的情形下,轉軚還是較「穩陣」,一定唔會「蝕底」。
Would you talk about the railroad signal system in your next post?
回覆刪除如此「專業」的題材留給專家評說吧。市面上的報導也不少,我也沒有獨到見解 add to the discussion。
回覆刪除i've read your articles in 信報. they're so inspiring! keep it up!
回覆刪除Hi Nick.
回覆刪除just sent you an emial, please check and let me know what your think.
thanks a lot~~
caor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