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災區爆發疫症的機會多少(0-100%)?
(二)餘震時強時弱,每 100 次餘震之中,災民需要走避多少次?
(三)每 1,000 災民需要多少位醫生?
(四)每 1,000 災民需要多少位心理工作者?
(五)假如有種藥可以治療災難後的心理創傷兼沒有副作用,你會給一位災民多少劑量(每天最多 100 毫克)?
慣常讀者也許猜到,這次經歷又是虛構,我沒做過這樣的問卷,但這份問卷確有其事,是兩年前汶川地震之後所作的一次調查,首四條問題量度某人對災區的安全和衛生的關注,最後那條問題量度地震造成的心理創傷。整份問卷夾雜其他問題,但以上五條才是焦點,旨在探討災區以內和以外對災情的評估(第五條問題量度心理創傷,故災區以外的問卷不包括這條)。
災難發生後不久,汶川大地震心理援助計劃從四川和甘肅找來 1,720 位災民,亦在遠離災區的北京、湖南和福建找來 542 位市民回答問卷,平均如下:
甲組 | 乙組 | |
(一) | 36.77 | 30.57 |
(二) | 50.49 | 28.22 |
(三) | 117.99 | 109.83 |
(四) | 131.43 | 123.78 |
暫時略去第五條,首先探討災區內外對災情的觀感,從表所見,甲組顯然較為關注,看來甲組是災民,乙組是遠離災區的普通市民,對嗎?
慣常讀者也許再次猜到,令人詫異的實情是,甲組是普通市民,乙組才是災民,換言之,災民對自身境況的關心,竟然不及千里以外的「閒人」。俗語「針唔到肉唔知痛」,失效。另一俗語「皇帝唔急太監急」,一語中的。
量度心理創傷的最後一條問題,又怎樣?調查把災民家園被毀的程度分成三級:輕微、中度、嚴重。三組災民回答的平均值順序為:65.46、62.51、59.00;家園被毀愈少,心理創傷愈大?常識,失效。
其實首四條問題也有把災民分成三組,上表為求簡化只列出總平均值,「有違常理」的現象依然在三組之間存在,家園被毀程度與關注災情成反比(前者愈少,後者愈大;或前者愈多,後者愈小),這是研究人員始料不及的,他們稱這現象為「風眼心理症狀」(“Psychological Typhoon Eye” effect),借颱風風眼浪靜風平,比喻身處震央心境平和。類似現象早在上世紀 70 年代已經發現,那些住在核電站附近的居民對核電安全的憂慮反而較低,與汶川地震災民的「隨遇而安」遙相呼應。
汶川地震後 4 個月和 11 個月,再做了第二和第三次相同調查,發現「風眼心理」仍在。
怎樣解釋呢?心理學家當然懂得自圓其說。第一個理論叫「心理免疫」(psychological immunization),即是遇過愈多心理創傷,便愈是頑強,逆境像疫苗,令人對未來的逆境更具「免疫力」。第二個理論叫「認知衝突」(cognitive dissonance),當現實與理想不吻合,某人便有「認知衝突」,人的本能是減少這種內心不安,一是改變外在環境,一是調節內在心態,地震災民無法改變前者,唯有調節後者,無法減低地震的危險但又逃離不了,便唯有覺得「無乜」危險。第二個理論較為複雜,心理學家傾向採用。
老實說,這些所謂理論也不是什麼高深學問,一般人都猜想得出,只是缺乏那些高深名詞。說穿了,「心理免疫」不過是「歷練」,「減低認知衝突」即是「麻木」,我和那些心理學家一樣,拋出專有名詞只為「呃飯食」。
歷練和麻木,兩者作為「風眼心理」的解釋,不必互相排斥,同時存在亦可。剛才收看電視直播青海地震籌款活動,某位嘉賓驚嘆當地小孩沒流半滴眼淚,讚揚其堅忍意志,我心想,堅強還是麻木,你分得出嗎?當事人也未必分得清,不要說第三者。堅強與麻木,可能只是錢幣的兩面,我有時甚至覺得,麻木是堅強的首要條件,不對逆境麻木,何來堅強?
拋開解釋的包袱,單就「風眼心理」這現象而言,我認為它是人類互助、關懷的基礎。我的筆掉落地下,你替我拾回,我十分感謝。我「需要」你的幫忙嗎?不需要,但正是因為我不「需要」幫助而你依然幫助,我對你的感謝由此而生。「唔該晒」這句話之所以出現,全因受助者和施予者評估前者「需要」的「落差」。我們對地震災情的評估往往差過災民自身所感受,故我們所給的往往多過他們所需,關懷不就是這樣嗎?媽媽替我蓋被,我幫女伴拿重物,你替我拾筆,全是毫無「需要」的舉動,但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往往就是靠這些。
「皇帝唔急太監急」,看似涼薄,其實不然,它突顯了太監對皇帝的關愛,大家應該對那位太監另眼相看才對。
(2010 年 5 月 6 日 信報副刊)
學術參考:
Shu Li, et al. (2010), “Progress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Typhoon Eye’’ and Variations Since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PLoS ONE 5, 3, e9727.
Shu Li, et al. (2009), “Psychological Typhoon Eye in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PLoS ONE 4, 3, e4964.
R. Maderthaner, G. Guttman, E. Swaton, H. J. Otway (1978), “Effect of Distance upon Risk Percep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3, 3, 380-382.
I decided I have to make a comment here.
回覆刪除I enjoy your stuff - a lot!
謝謝,只是寫喜歡寫的東西。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