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剛剛過去,大家玩得開心嗎?有沒有去海洋公園或迪士尼樂園那些「驚嚇當有趣」的冒險之旅?開心的同時,請不要忘記那些「扮鬼扮馬」的員工,他們一晚可能擺上千次「鋪士」供大家拍照,還有眾多緊守崗位的幕後職員,確保樂園設施暢順運作。在萬眾同歡之夜還要上班,做着重覆而呆板的工作(或動作),簡直是意志力的考驗。我知道,因為我有親身經驗;這些經驗,亦教我對意志力這回事有更深層的體會。
數年前,當我還在美國留學的時候,為幫補學費,在一所主題公園當散工。公園有類似「芝麻開門」的環節,要求遊客在門前作一特定手勢,才開門讓遊客入內參觀。我的工作非常簡單,透過門頂的鏡頭看見遊客,按掣開門;多數遊客均懂得「規矩」,故我的本能是按掣居多,一百次看見人影,順利開門佔九十六次,按掣很快成為我的「習慣」,偶然有人做錯手勢,我亦會衝「手」而出按了下去,挽救乏力。
工作守則明言,擔任這崗位,為免分心,不得傾電話。還記得在我受訓的時候,與導師曾有這樣的對話。
「傾電話不可以,打短訊可以嗎?」
「守則沒說不可以,即是可以。」
「兩者都是分心,為什麼有不同處理呢?是不是守則不夠與時並進?」
「非也。兩者是有分別的,一是語言上的分心,一是非語言的。曾有一個實驗,受試者對着電腦屏幕,黃色正方形出現便按掣,紫色正方形出現不得按掣。黃色出現的次數是紫色的雙倍,故受試者不難養成按掣的習慣,不該按時亦按了下去,尤其是當他們分心的時候。實驗採用兩種分散注意力的策略:一組受試者需要不停念着『電腦』二字,這是語言上的分散;另一組左手不斷畫圓圈,這是非語言的分散。結果是『念口簧』的更容易按錯掣。兩者都是分心,但語言的分心效果較顯著。守則不許傾電話,容許打短訊,實是基於最先進的心理學研究。」
這與意志力何干?生活裡很多誘惑,打着人性本能的主意,例如雪糕喚起吃甜的慾望、俊男美女挑起親近異性的衝動等,這些本能反應心理學稱為「impulse」;所謂意志力,就是刻意抗拒 impulse 的能力。在以上實驗和我的工作裡,按掣已成一種 impulse,換言之,按掣不需意志力,不按掣才需意志力。實驗證明,說話分神從而減低意志力的效果,甚於其他。
某年萬聖節晚上,我照常上班,坐在鏡頭前機械式地按掣,偶而打短訊跟朋友聊天,知道他們玩得痛快,我非但沒有難過,反而替自己仍能「沉着按掣」的意志力感到自豪。畢竟,現代社會要向上爬,抗拒誘惑的無比意志是必要條件。
深夜,眼簾低垂,樂園還有兩小時才關門,怎樣抗拒睡魔的誘惑呢?記得員工守則有這樣一條貼士,捉緊拳頭有助提升意志,擊退睡魔,基本上收緊任何肌肉都可以。這並非泛泛之談,是有科學根據的,曾有實驗證明捉緊拳頭可以忍受多一點痛楚,吃少一點零食,多喝一點有益健康但難以入口的涼茶,一言蔽之,「咬緊牙根」不單是成語,還有提升意志的實際功能。
熬多一小時,我的拳頭很累,牙根發軟,看來意志力總有枯竭、總有敵不過生理時鐘的時候。忽然,有人拍我膊頭,原來是好久不見的課堂導師,他不知何時走進控制室。
「今晚辛苦你了。」
「噢,這是份內事,不過我真的倦透,明天考試還未溫習呢。」
「記得受訓時談過意志力嗎?」
「當然記得,不過我已經連續工作了十一小時,意志力不會用完的嗎?」
「意志力用完,只因你認為它會用完。如果你認為它不會用完,它便無窮無盡。」
「你……說什麼?」
「讓我告訴你一次實驗……」
「不要告訴我整個實驗,我已經倦透,大概便可以了。」
「基本上,受試者分兩組,一組認為意志力是有限的,另一組認為意志力無限。他們連續做兩個十分費神的測驗,認為意志力無限那一組在第二個測驗的表現較佳。換言之,只要你認為意志力無限,你的意志力便無限。」
「他們只做兩個測驗,我坐在這裡十一小時,怎能相比?」
來不及聽導師回答,鏡頭閃了一閃,滿是「雪花」,門前的影像看不清了。
我暗自歡喜,自言自語:「機件故障,不如提早關門吧。」
「等一等,只要你認為看得清,你便看得清。又讓我告訴你另一次實驗……」
「又實驗?!?!」
「驗眼用的那些檢查表,頂部有一大楷『E』,然後逐行縮細,細至看不清為止。平時驗眼,一般到達最後兩行便失敗。假如把表格倒轉,從細看起,猜你的視力會進步還是退步?」
「你……說什麼?」
「會進步的,最細那兩行會隱約看得見,因為你沒有『最後兩行大多看不清』的慣性期望。視力和意志力一樣,只要你認為做得到,便做得到。」
我不大明白,也沒關係,看見人影只管按掣便是,反正離關門只有半句鐘。
好不容易熬至下班,回家途中惦掛着明天的考試,今晚應否通宵溫習呢?無論我的意志有多堅強,剛才上班用得七七八八了吧?抑或如導師所言,意志這回事,信有便有?
退一步看,與其把意志力用於重覆呆板、沒有前途的散工,是否應該「咬緊牙根」預早溫習功課?與其用意志力賺取外快,倒不如決意「勒緊褲頭」,樽節開支,專注學業?與其榨盡意志,倒不如認真思考該把意志力用於何時何處。老實說,即使意志力真的無窮無盡,我也不要時刻運用,每秒都靠意志力支撐的生活,太辛苦了。
(2010 年 11 月 2 日 信報副刊)
學術參考:
Iris Hung, Aparna Labroo (2010), “From Firm Muscles to Firm Willpower: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Embodied Cognition in Self-Regula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in press.
Alexa M. Tullett, Michael Inzlicht (2010), “The Voice of Self-Control: Blocking the Inner Voice Increases Impulsive Responding,” Acta Psychologica 135, 252-256.
Veronika Job, Carol S. Dweck, Gregory M. Walton (2010), “Ego Depletion—Is It All in Your Head? Implicit Theories About Willpower Affect Self-Regul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1177/0956797610384745
Ellen Langer, Maja Djikic, Michael Pirson, Arin Madenci, Rebecca Donohue (2010), “Believing Is Seeing: Using Mindlessness (Mindfully) to Improve Visual Acui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1177/095679761036654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