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30日 星期三
各適其「色」
為慶祝甲子國慶,今天沒有文章,但為免讀者白來一趟,承接上星期關於電子書閱讀器一文,這裡有篇簡短報導,講述彩色屏幕的發展現況。E Ink 打算 2010 年推出彩色屏幕,其他公司也各有自己的技術,最後誰能突圍,只有讓時間告訴我們。
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2009年9月23日 星期三
一個啟示、兩個故事
小時候,電視機是一台厚厚的機器,屏幕背後隱藏著一些很重的不知名的東西。那時只懂坐著看電視的我,也沒深究,只知那團東西很熱和有「幅射」。回想起來,舊時的世界也真簡單,電視機就是電視機,沒有什麼 LCD、LED、Plasma、投影之類叫人摸不著頭腦的名詞。從前只有陰極管電視機,運作原理是陰極管把電子束射向屏幕,屏幕上的熒光物料吸收電子的能量繼而發光,陰極管快速掃瞄屏幕便能成像。不用說,電視機後面那團又厚又重又熱的東西就是陰極管。後來的顯像科技百花齊放,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只是以不同方法把電力轉化為光能,每點 pixel 就像一個個微細的燈泡,「主動」地把光線投射至我們的眼睛。
所以,望著屏幕,眼睛容易疲倦,我們不習慣直視光源。日常看見的物件,本身通常不發光,而是反射外來光線,故一張書桌一顆燈泡,而不是一頁紙張一顆燈泡;我們的眼睛習慣「反光」、而非「發光」之物。製造一種借助外來光線、以反光為顯像原理的屏幕,這個可稱為「電紙」的構想,近年隨著亞馬遜的 Kindle 和新力的 Reader 推出市場而得到實現。這兩款暫時只有黑白顯示的電子書閱讀器,不約而同地標榜閱讀時視覺上如何舒適,便是拜電紙技術所賜,顯像原理模仿紙張,使其擁有紙張大部份優點,例如可從多角度觀看,烈日下影像依然清晰等,雖然暫時未有色彩,也不能摺疊,但其遠較其他顯示技術適合長時間閱讀,無可否認。
電紙的屏幕是有「記憶」的,固定的影像不須以電力維持;換句話說,翻頁時更新影像才須用電,加上沒有自己的光源,故耗電量極低。根據亞馬遜的網頁,若關掉用以下載書本的無線接駁器,Kindle 可以一星期不用充電;新力的說法更間接透露其運作原理,說 Reader 充電一次可讓你閱讀 7000 頁紙。
說來奇怪,儘管科技日新月異,人類的需要並沒有與時俱進。無論 iPhone 的介面如何精緻,我們閱讀還是最愛拿著一張紙。事實上,科技從來沒有替我們製造新的慾望,只是不斷以不同的方式滿足我們原始的渴求。虛擬社群,電子遊戲,真人攬枕,超級巨聲……哪一樣不是看準了我們的人性本能?所謂「電紙」,其實是以廿一世紀的方法複製廿多世紀之前的發明。「科技不斷進步,我們原地踏步」,這是電紙給我的啟示。
任何科技,都不是一蹴而就;電紙的構思,三十多年前已經開始。以影印機和雷射打印機聞名的 Xerox 公司旗下位於美國加州的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PARC),早於 1974 年經已造出電紙的雛型。當時的主要動機並非為了模仿紙張,而是因為電腦的陰極管屏幕太暗,很容易被燈光蓋過,操作員必須於漆黑的房間工作;於是,便有人著手研究一些在正常燈光下也可以一目了然的顯示技術。其中一個方法(下圖),是製造一粒粒非常細小的圓珠,每粒圓珠的表面黑白各佔一半,而且黑白兩半的電極互異(黑為正、白為負,相反亦可),把這些圓珠放在一正一負的電場中間,便可以電場控制圓珠旋轉,亦即能夠控制屏幕上每點 pixel 的黑白,這就是 Xerox PARC 版本的電紙雛型。他們把其命名為「Gyricon」,是希臘文「旋轉的圖像」的意思。
顯示器並非 Xerox 的主要業務,公司內亦無人意識到 Gyricon 作為電紙的潛質,這門技術遂被擱在一旁,不了了之。一擱就是十多年……
1989 年,發明者之一的 Nick Sheridon 終於發覺 Gyricon 是電紙的理想材料,他於是再次埋首研究,希望大量生產。讀者必須知道,一門技術由實驗室走到市場,是一條十分漫長和崎嶇的路。研究人員在實驗室發明某種技術,甚至取得專利,只是証明概念可行。從「可行」至「可售賣」,必須克服兩大難關:產品必須耐用,生產必須便宜。2000 年 12 月,Gyricon Media 從 Xerox 分拆出來,開始售賣廣告顯示板予百貨公司。廣告顯示板?對,不是什麼電子書之類的東西。據我所知,Gyricon 的電紙從未進入過閱讀器市場,技術不良還是推廣不濟,我不清楚。2005 年 12 月,Gyricon Media 關門大吉,母公司 Xerox 有否繼續推廣電紙科技,也無關宏旨。今天的閱讀器是用另一家公司的發明。
望著 Xerox,有點感嘆。這是一家出了名「捉到鹿唔識脫角」的公司。現代電腦很多習以為常的東西,如滑鼠和圖像用戶介面,都是首先在 Xerox PARC 出現,後來卻被別人「偷去」發揚光大。雖然 Gyricon 沒有被人偷去,但 Xerox 錯失這個電紙良機,卻是事實。中國也有點兒「Xerox 味」,四大發明傳至西方,卻被西方人用來瓜分中國。望著一部不含 Xerox 科技的閱讀器,我看到一個「中國」的故事,一個充滿著「lost opportunity」的故事。
公平一點,錯失良機的不只一間公司;1970 年代初期,多家公司都曾經發展或參與研究電紙的雛型,其中日本松下電器(Matsushita)便有如左圖的技術。設想一堆帶正電的白色波子,和一堆帶負電的黑色波子,把他們放在一正一負的電場之間,假設正極位於屏幕的前方,負極位於後方,由於黑波子被吸引至正極,這個正極所在的位置便呈黑色,反之呈白色。這些「波子」當然是非常細小,屏幕上布滿透明的電極,便能控制每點 pixel 的黑白。原理和 Gyricon 差不多,只是 Gyricon 一珠兼顧黑白二極,以電場控制其旋轉;松下電器則是把兩極分離至不同顏色的波子,以電場控制整堆波子的移動。今天的電紙,便是建基於這個發明了接近四十年的「波子系統」。
上面說過,實驗室與市場之間,是一段漫長而崎嶇的路。最終,完善「波子系統」(右圖),供應電紙屏幕給亞馬遜和新力的,並非松下電器,而是一家叫 E Ink 的公司。他們與麻省理工合作,發展出耐用的屏幕和成本便宜的工序。E Ink 是後起之秀,卻絕非坐享漁人之利,原始的波子系統缺點多多,波子容易粘附一起不在話下,pixel 之間移位的情況也十分常見,還未計必須兼備接觸式屏幕的功能,等等等等。長話短說,E Ink 必須解決傳統波子系統的所有「致命弱點」,結合所有現代消費者對一個電子屏幕的「合理期望」,還要可靠耐用和成本便宜。
於 1997 年成立,2004 年才有第一部新力閱讀器於日本出售,期間總共籌集一億五千萬美元的資金,投資者包括英特爾、摩托羅拉、菲利普等大公司,可見把技術從實驗室帶進市場的過程絕不輕易。E Ink 自創建之初,便一直以取代傳統書本為己任,姑勿論認同他們的夢想與否,這份 focus 和魄力值得學習。望著一部擁有 E Ink 屏幕的閱讀器,我看見一個關於「vision」的故事。
(2009 年 9 月 23 日 信報副刊)
主要資料來源:
15 Oct 2007, The Future Of Things
The Future of Electronic Paper
26 Feb 2009, xconomy.com
Kindling a Revolution: E Ink's Russ Wilcox on E-Paper, Amazon, and the Future of Publishing
Google Books
Flexible flat panel displays
所以,望著屏幕,眼睛容易疲倦,我們不習慣直視光源。日常看見的物件,本身通常不發光,而是反射外來光線,故一張書桌一顆燈泡,而不是一頁紙張一顆燈泡;我們的眼睛習慣「反光」、而非「發光」之物。製造一種借助外來光線、以反光為顯像原理的屏幕,這個可稱為「電紙」的構想,近年隨著亞馬遜的 Kindle 和新力的 Reader 推出市場而得到實現。這兩款暫時只有黑白顯示的電子書閱讀器,不約而同地標榜閱讀時視覺上如何舒適,便是拜電紙技術所賜,顯像原理模仿紙張,使其擁有紙張大部份優點,例如可從多角度觀看,烈日下影像依然清晰等,雖然暫時未有色彩,也不能摺疊,但其遠較其他顯示技術適合長時間閱讀,無可否認。
電紙的屏幕是有「記憶」的,固定的影像不須以電力維持;換句話說,翻頁時更新影像才須用電,加上沒有自己的光源,故耗電量極低。根據亞馬遜的網頁,若關掉用以下載書本的無線接駁器,Kindle 可以一星期不用充電;新力的說法更間接透露其運作原理,說 Reader 充電一次可讓你閱讀 7000 頁紙。
說來奇怪,儘管科技日新月異,人類的需要並沒有與時俱進。無論 iPhone 的介面如何精緻,我們閱讀還是最愛拿著一張紙。事實上,科技從來沒有替我們製造新的慾望,只是不斷以不同的方式滿足我們原始的渴求。虛擬社群,電子遊戲,真人攬枕,超級巨聲……哪一樣不是看準了我們的人性本能?所謂「電紙」,其實是以廿一世紀的方法複製廿多世紀之前的發明。「科技不斷進步,我們原地踏步」,這是電紙給我的啟示。
任何科技,都不是一蹴而就;電紙的構思,三十多年前已經開始。以影印機和雷射打印機聞名的 Xerox 公司旗下位於美國加州的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PARC),早於 1974 年經已造出電紙的雛型。當時的主要動機並非為了模仿紙張,而是因為電腦的陰極管屏幕太暗,很容易被燈光蓋過,操作員必須於漆黑的房間工作;於是,便有人著手研究一些在正常燈光下也可以一目了然的顯示技術。其中一個方法(下圖),是製造一粒粒非常細小的圓珠,每粒圓珠的表面黑白各佔一半,而且黑白兩半的電極互異(黑為正、白為負,相反亦可),把這些圓珠放在一正一負的電場中間,便可以電場控制圓珠旋轉,亦即能夠控制屏幕上每點 pixel 的黑白,這就是 Xerox PARC 版本的電紙雛型。他們把其命名為「Gyricon」,是希臘文「旋轉的圖像」的意思。
Source: p.394, Flexible flat panel displays, Google Books.
顯示器並非 Xerox 的主要業務,公司內亦無人意識到 Gyricon 作為電紙的潛質,這門技術遂被擱在一旁,不了了之。一擱就是十多年……
1989 年,發明者之一的 Nick Sheridon 終於發覺 Gyricon 是電紙的理想材料,他於是再次埋首研究,希望大量生產。讀者必須知道,一門技術由實驗室走到市場,是一條十分漫長和崎嶇的路。研究人員在實驗室發明某種技術,甚至取得專利,只是証明概念可行。從「可行」至「可售賣」,必須克服兩大難關:產品必須耐用,生產必須便宜。2000 年 12 月,Gyricon Media 從 Xerox 分拆出來,開始售賣廣告顯示板予百貨公司。廣告顯示板?對,不是什麼電子書之類的東西。據我所知,Gyricon 的電紙從未進入過閱讀器市場,技術不良還是推廣不濟,我不清楚。2005 年 12 月,Gyricon Media 關門大吉,母公司 Xerox 有否繼續推廣電紙科技,也無關宏旨。今天的閱讀器是用另一家公司的發明。
望著 Xerox,有點感嘆。這是一家出了名「捉到鹿唔識脫角」的公司。現代電腦很多習以為常的東西,如滑鼠和圖像用戶介面,都是首先在 Xerox PARC 出現,後來卻被別人「偷去」發揚光大。雖然 Gyricon 沒有被人偷去,但 Xerox 錯失這個電紙良機,卻是事實。中國也有點兒「Xerox 味」,四大發明傳至西方,卻被西方人用來瓜分中國。望著一部不含 Xerox 科技的閱讀器,我看到一個「中國」的故事,一個充滿著「lost opportunity」的故事。
公平一點,錯失良機的不只一間公司;1970 年代初期,多家公司都曾經發展或參與研究電紙的雛型,其中日本松下電器(Matsushita)便有如左圖的技術。設想一堆帶正電的白色波子,和一堆帶負電的黑色波子,把他們放在一正一負的電場之間,假設正極位於屏幕的前方,負極位於後方,由於黑波子被吸引至正極,這個正極所在的位置便呈黑色,反之呈白色。這些「波子」當然是非常細小,屏幕上布滿透明的電極,便能控制每點 pixel 的黑白。原理和 Gyricon 差不多,只是 Gyricon 一珠兼顧黑白二極,以電場控制其旋轉;松下電器則是把兩極分離至不同顏色的波子,以電場控制整堆波子的移動。今天的電紙,便是建基於這個發明了接近四十年的「波子系統」。
上面說過,實驗室與市場之間,是一段漫長而崎嶇的路。最終,完善「波子系統」(右圖),供應電紙屏幕給亞馬遜和新力的,並非松下電器,而是一家叫 E Ink 的公司。他們與麻省理工合作,發展出耐用的屏幕和成本便宜的工序。E Ink 是後起之秀,卻絕非坐享漁人之利,原始的波子系統缺點多多,波子容易粘附一起不在話下,pixel 之間移位的情況也十分常見,還未計必須兼備接觸式屏幕的功能,等等等等。長話短說,E Ink 必須解決傳統波子系統的所有「致命弱點」,結合所有現代消費者對一個電子屏幕的「合理期望」,還要可靠耐用和成本便宜。
於 1997 年成立,2004 年才有第一部新力閱讀器於日本出售,期間總共籌集一億五千萬美元的資金,投資者包括英特爾、摩托羅拉、菲利普等大公司,可見把技術從實驗室帶進市場的過程絕不輕易。E Ink 自創建之初,便一直以取代傳統書本為己任,姑勿論認同他們的夢想與否,這份 focus 和魄力值得學習。望著一部擁有 E Ink 屏幕的閱讀器,我看見一個關於「vision」的故事。
(2009 年 9 月 23 日 信報副刊)
主要資料來源:
15 Oct 2007, The Future Of Things
The Future of Electronic Paper
26 Feb 2009, xconomy.com
Kindling a Revolution: E Ink's Russ Wilcox on E-Paper, Amazon, and the Future of Publishing
Google Books
Flexible flat panel displays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疫苗發展
豬流感疫苗發展,記載之用。
18 September 2009, Science Insider
New Date for First U.S. Swine Flu Vaccine Arrival
21 September 2009, Science Insider
Mixed Results of Swine Flu Vaccine in Kids
18 September 2009, Science Insider
New Date for First U.S. Swine Flu Vaccine Arrival
21 September 2009, Science Insider
Mixed Results of Swine Flu Vaccine in Kids
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怎樣做個頂級騙子
英國有位叫 Derren Brown(下稱狄寶倫)的魔術師,成功預測 9 月 9 日星期三晚上彩票抽獎的六個號碼。不信?當晚情況是這樣的……
正式抽獎前數分鐘,電視鏡頭跟著狄寶倫,進入錄影廠。廠內有一台電視機,機旁有一透明膠架,架上放著六個白色球。狄寶倫說,預測已經寫在球上,但是由於只有英國廣播公司有權公佈抽獎結果,故他暫時不能揭曉他的預測(這個理由很牽強)。此外,由於保安原因,在場沒有觀眾,只有他和兩位攝影師。
抽獎開始,電視機同步播出英國廣播公司的直播片段(有懷疑的觀眾大可兩台同時觀看),狄寶倫站在一旁,遠離膠架和六個白球,以表「均真」。
抽獎完結,他把抽出的六個數字寫於一塊卡紙之上,然後走到膠架後面,把膠架扭轉,揭示他的預測。不用說,他當然是全中,沒有把握也不會做這個節目。問題是,這個魔術究竟怎樣做?狄寶倫承諾,星期五(即 9 月 11 日)晚上告訴大家,並補上一句:其實你都可以做到!
網民立刻各抒己見,我也有自己的見解,有些人還會「猜度」狄寶倫,說他不會用某些太簡單太明顯的方法云云。
星期五晚,節目時間又到,東拉西扯了大半句鐘,狄寶倫說其實方法十分簡單,他只是找來二十四人,叫他們猜測下期彩票中獎號碼,把各人的猜測平均起來,便是他的預測;還有一個條件,就是不能為錢而作。
噓……如果這個節目在香港播出,我真係會去消委會投訴。估六合彩號碼,但又不是為了錢,就像對曾蔭權說:「如果你要做好呢份工,你就唔可以當佢係一份工。」或者北京對香港人說:「如果你哋要普選,你哋就唔可以一人投一票。」
魔術,其實是騙局;狄寶倫卻不是一位頂級的騙子,他的騙局有人看,但沒人信,頂級騙子永遠不會讓你懷疑他在騙你。讓我教教大家怎樣做一個頂級騙子。
首先,抽獎和預測揭曉當晚,錄影廠內必須有觀眾;不是增加可信性這麼簡單,親歷其景的觀眾是較易被騙的(說得好聽一點,是較易相信)。不明白?看看以下研究結果[1]。法庭處理侵犯兒童案件時,若果面對疑犯令受害人情緒不穩,小孩是可以透過閉路電視作供的,一些較極端的情況,甚至容許以預先錄影來作供。不少研究卻發現,即使面對同一証人,陪審員(不自覺地)對親身作供者的印象最佳,認為他們較誠實、自信、聰明,供詞自然較可信;以閉路電視作供者的印象次之,以預先錄影作供者的印象最差。這些印象上的差別,全是不自覺的,與理性無關。同一人物同一事件,與我們的距離愈相近(無論是空間或時間上),我們便認為愈可信。要有「死硬派」信徒,必須作現場表演。那些保安問題,不要問我,我只是教人行騙。
入場時,狄寶倫還應該親手遞給每人一杯熱茶(或熱咖啡,或暖開水,或熱朱古力,或熱檸樂,總之不要是凍的),給觀眾一份「溫暖」的感覺。陌生人對我們不瞅不睬,我們說他「冷」漠;母親關懷備至,感覺至為溫「暖」;中文有「人情冷暖」一詞,反映我們不自覺地借溫度來形容人際關係,不是中國人獨有,全人類都一樣。關係愈疏離,感覺愈冷;關係愈親密,感覺愈暖。
但是反過來又怎樣?你給我一杯熱茶,我便覺得你親切,有冇咁神奇呀?哈,就係咁神奇,去年一篇題為「Experiencing Physical Warmth Promotes Interpersonal Warmth」的論文[2],說的就是這個現象,題目已經說出重點,我不多言。今年另一研究[3]也得出類似結果,拿著熱飲令人感覺較大的「親密感」(social proximity。「親切」與「親密」性質上不同,心理學家分得很清楚)。總括來說,「親疏」的抽象概念,與「冷暖」的具體感覺,有著互為影響的雙向關係。雖然「冷暖」與「信任」兩者未必有關(據我所知,暫時未有實驗証明),但是身為騙子,你應該不會介意目標對象覺得你親切(甚或親密)一點吧。給他/她一杯熱飲,何樂而不為?
最後,錄影廠要有儲物櫃,供到場觀眾存放私人物品,重點是確保他們觀賞節目之時,手中沒有任何「重」量。這是抽象與具體互動的又一例証。「重」,作為具體感覺,大家都知道;作為抽象概念,是「重要」或「嚴重」。事實上,我們不難聽到別人說某某議題很有「重量」,又或者某某明星很有「份量」;不自覺地借具體的「重量感」來形容抽象的「重要性」,這與上面提到的「人情冷暖」一脈相承。今年有一研究[4]顯示,拿著較重物件的人,對事物看得比較「重」、比較「認真」,對議題願意投入較多思考,意見也比較強烈。說得通俗一點,手拿重物的人,喜歡指手劃腳、說三道四。身為騙子,目標對象的腦活動當然愈少愈好,要令他們腦袋遲緩,先要他們兩手空空。
信報又「輕」又「薄」,對讀者的潛意識有何影響,值得細味……
(2009 年 9 月 16 日 信報副刊)
References:
[1] In-court versus out-of-court testimonies: Children's experiences and adults' assessments.
Sara Landström, Pär Anders Granhag.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009, DOI: 10.1002/acp.1606 [Abstract]
[2] Experiencing Physical Warmth Promotes Interpersonal Warmth.
Lawrence E. Williams and John A. Bargh.
Science, 2008, DOI: 10.1126/science.1162548 [Abstract]
[3] The Thermometer of Social Relations: Mapping Social Proximity on Temperature.
Hans IJzerman and Gün R. Sem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9, DOI: 10.1111/j.1467-9280.2009.02434.x [Abstract]
[4] Weight as an Embodiment of Importance.
Nils B. Jostmann, Daniël Lakens, and Thomas W. Schubert.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9, DOI: 10.1111/j.1467-9280.2009.02426.x [Abstract]
tags:
psychology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一劑搞掂
只是替流感疫苗進程作個記錄,為自己多過為讀者。如果無興趣便唔洗理我……
20 August 2009, New Scientist
Faster-growing flu vaccine could speed production
發現繁殖力較強的病毒品種,有助製造疫苗。
21 August 2009, New Scientist
Universal vaccine could put an end to all flu
能夠對付多種流感的疫苗,無論病毒怎樣變種也能免疫,仍在初步研究階段。這篇文章對病毒結構和免疫原理介紹得十分詳盡。
10 September 2009, Virology Blog
Single dose of 2009 H1N1 vaccine immunogenic in adults
澳洲的臨床試驗結果:成人一劑便足夠。醫學界一直恐怕要打兩劑。
11 September 2009, Scientific American
Single Vaccine Dose, Even One from 1976, Could Protect against the H1N1 Swine Flu
接種過 1976 年疫苗的人,「可能」已經對今年的新型豬流感免疫。未肯定的,但有某些跡象如此顯示。
11 September 2009, Science Insider
HHS Celebrates Early Swine Flu Vaccine Results
美國的臨床試驗結果:成人一劑便足夠。
11 September 2009, Science Insider
U.S. Swine Flu Vaccine: Good News, Bad News
一般新聞,無乜特別。
後加:
15 September 2009, Scientific American
FDA approves H1N1 swine flu vaccines
15 September 2009, Science Insider
FDA Approves Swine Flu Vaccines
後後加:
02 September 2009, Scientific American
Building a Better Flu Vaccine--And Giving Chickens a Rest
科學家正研究多種製造疫苗的新方法,以取代傳統的雞蛋繁殖。
15 September 2009, Highlight Health
H1N1 Vaccine Study Summaries: Single Dose Provides Protection
17 September 2009, New Scientist
Mystery immunity could boost swine flu protection
不單報導「一劑搞掂」這個事實,還解釋為何可以「一劑搞掂」。很好!
20 August 2009, New Scientist
Faster-growing flu vaccine could speed production
發現繁殖力較強的病毒品種,有助製造疫苗。
21 August 2009, New Scientist
Universal vaccine could put an end to all flu
能夠對付多種流感的疫苗,無論病毒怎樣變種也能免疫,仍在初步研究階段。這篇文章對病毒結構和免疫原理介紹得十分詳盡。
10 September 2009, Virology Blog
Single dose of 2009 H1N1 vaccine immunogenic in adults
澳洲的臨床試驗結果:成人一劑便足夠。醫學界一直恐怕要打兩劑。
11 September 2009, Scientific American
Single Vaccine Dose, Even One from 1976, Could Protect against the H1N1 Swine Flu
接種過 1976 年疫苗的人,「可能」已經對今年的新型豬流感免疫。未肯定的,但有某些跡象如此顯示。
11 September 2009, Science Insider
HHS Celebrates Early Swine Flu Vaccine Results
美國的臨床試驗結果:成人一劑便足夠。
11 September 2009, Science Insider
U.S. Swine Flu Vaccine: Good News, Bad News
一般新聞,無乜特別。
後加:
15 September 2009, Scientific American
FDA approves H1N1 swine flu vaccines
15 September 2009, Science Insider
FDA Approves Swine Flu Vaccines
後後加:
02 September 2009, Scientific American
Building a Better Flu Vaccine--And Giving Chickens a Rest
科學家正研究多種製造疫苗的新方法,以取代傳統的雞蛋繁殖。
15 September 2009, Highlight Health
H1N1 Vaccine Study Summaries: Single Dose Provides Protection
17 September 2009, New Scientist
Mystery immunity could boost swine flu protection
不單報導「一劑搞掂」這個事實,還解釋為何可以「一劑搞掂」。很好!
2009年9月13日 星期日
三種形態
這是「男子百米系列」最後一篇,為免各位一頭霧水,讓我重溫一下:
(一)男子百米的「行業」演化:介紹「百強」和「破百」的概念,原是為了尋求一個跨時代比較跑手的方法,卻無意中發現項目過去三十年的演變,呈現一般行業「整合、成熟、壟斷」的典型模式……
(二)其實我們沒進步:再發現儘管世界紀錄不斷向前,整體來說我們並沒有愈跑愈快。
(三)偉大的定義:「發明」了「偉大指數」,用以比較劃時代跑手,說保特是「最」偉大,現在言之尚早。這是截至 2009 年 8 月 23 日的排名(這與原來的版本有點差異,略去了 Mel Lattany 和 James Sanford 兩位「前輩」。他們的跑手生涯始於 1980 年之前,故是次研究不能真正反映其實力):
表:1980年後男子百米偉大跑手排名(1-13)
* 破百壽命 = 最後破百和首次破百之間的年數
$n 破世界紀錄次數
+ 未退役,截至 2009 年 8 月 23 日
重溫排名,當然有目的。從每人第一年破百開始,我把他們每年的偉大指數繪圖,從而窺探跑手生涯的高潮與低谷,發現數種「形態」,歸納如下。
這是最「正常」的形態,第一、二、四、七位跑手都屬這類形,高峰在第三至第五年出現。劉易斯和鮑維爾都有多於一個 peak,是他們能夠穩據榜首的原因,前者更是「長跑長有」,第八年那個 peak 不在話下,第十一年仍能造出接近 0.5 的成績,真是難得。
劉易斯之外,還有兩棵「長青樹」……
英國的基士堤和納米比亞的 Frank Fredericks,兩人的高峰都是第八年,與劉易斯的第二個高峰不謀而合。「8」點解咁特別,我當然冇答案。
Calvin Smith 點解响度?他的形態自成一格,亦即不屬於任何一格;妙卻妙在,把他的軌跡倒轉來看(左右調轉),頓時變成另一棵「長青樹」:第三年有一小高峰,第八年來個大高峰。真係玩味……
「長青樹」形態的三位跑手,分別排第五、九、十位。
第三種形態,好像 skip 了「提升」的步驟,一進舞台已經一鳴驚人(接近 0.5 已是了不起),當中表表者固然是保特。但不要忘記,他的第二年還未完結,往後的軌跡怎樣走,只有讓時間告訴我們。這形態包括了第三、六、八位跑手。
說到這裡,頭十位跑手已有經有「著落」,餘下三位(11-13)沒有明顯的形態:
要打進頭十位,至少一年接近 0.5;打進頭五位,至少兩年接近或略破 0.5。
OK,「男子百米系列」就此結束,以後有機會或會看看百一米欄,談一談劉翔的去向。
(一)男子百米的「行業」演化:介紹「百強」和「破百」的概念,原是為了尋求一個跨時代比較跑手的方法,卻無意中發現項目過去三十年的演變,呈現一般行業「整合、成熟、壟斷」的典型模式……
(二)其實我們沒進步:再發現儘管世界紀錄不斷向前,整體來說我們並沒有愈跑愈快。
(三)偉大的定義:「發明」了「偉大指數」,用以比較劃時代跑手,說保特是「最」偉大,現在言之尚早。這是截至 2009 年 8 月 23 日的排名(這與原來的版本有點差異,略去了 Mel Lattany 和 James Sanford 兩位「前輩」。他們的跑手生涯始於 1980 年之前,故是次研究不能真正反映其實力):
跑手 | 偉大指數 | 破百次數 | 破百壽命* | 最後破百 | 首次破百 | ||
1 | Carl LEWIS | 4.45 | 43 | 13 | 1993 | 1981 | $2 |
2 | Asafa POWELL | 2.55 | 32 | 6 | 2009 | 2004 | $2+ |
3 | Maurice GREENE | 1.9 | 34 | 8 | 2004 | 1997 | $1 |
4 | Ben JOHNSON | 1.59 | 23 | 5 | 1988 | 1984 | |
5 | Calvin SMITH | 1.42 | 12 | 9 | 1990 | 1982 | $1 |
6 | Usain BOLT | 1.4 | 12 | 2 | 2009 | 2008 | $3+ |
7 | Leroy BURRELL | 1.26 | 17 | 6 | 1994 | 1989 | $2 |
8 | Ato BOLDON | 1.23 | 17 | 6 | 2001 | 1996 | |
9 | Linford CHRISTIE | 1.02 | 16 | 10 | 1995 | 1986 | |
10 | Frank FREDERICKS | 0.95 | 22 | 14 | 2002 | 1989 | |
11 | Tyson GAY | 0.89 | 10 | 4 | 2009 | 2006 | + |
12 | Dennis MITCHELL | 0.74 | 18 | 9 | 1996 | 1988 | |
13 | Donovan BAILEY | 0.63 | 12 | 4 | 1998 | 1995 | $1 |
* 破百壽命 = 最後破百和首次破百之間的年數
$n 破世界紀錄次數
+ 未退役,截至 2009 年 8 月 23 日
重溫排名,當然有目的。從每人第一年破百開始,我把他們每年的偉大指數繪圖,從而窺探跑手生涯的高潮與低谷,發現數種「形態」,歸納如下。
這是最「正常」的形態,第一、二、四、七位跑手都屬這類形,高峰在第三至第五年出現。劉易斯和鮑維爾都有多於一個 peak,是他們能夠穩據榜首的原因,前者更是「長跑長有」,第八年那個 peak 不在話下,第十一年仍能造出接近 0.5 的成績,真是難得。
劉易斯之外,還有兩棵「長青樹」……
英國的基士堤和納米比亞的 Frank Fredericks,兩人的高峰都是第八年,與劉易斯的第二個高峰不謀而合。「8」點解咁特別,我當然冇答案。
Calvin Smith 點解响度?他的形態自成一格,亦即不屬於任何一格;妙卻妙在,把他的軌跡倒轉來看(左右調轉),頓時變成另一棵「長青樹」:第三年有一小高峰,第八年來個大高峰。真係玩味……
「長青樹」形態的三位跑手,分別排第五、九、十位。
第三種形態,好像 skip 了「提升」的步驟,一進舞台已經一鳴驚人(接近 0.5 已是了不起),當中表表者固然是保特。但不要忘記,他的第二年還未完結,往後的軌跡怎樣走,只有讓時間告訴我們。這形態包括了第三、六、八位跑手。
說到這裡,頭十位跑手已有經有「著落」,餘下三位(11-13)沒有明顯的形態:
要打進頭十位,至少一年接近 0.5;打進頭五位,至少兩年接近或略破 0.5。
OK,「男子百米系列」就此結束,以後有機會或會看看百一米欄,談一談劉翔的去向。
tags:
research-it-myself,
sport
2009年9月9日 星期三
偉大的定義
bolt /bəʊlt/
noun
flash of lightning.
verb
run away quickly: When the police arrived, the burglars bolted.
idiom
a bolt from the blue: unexpected event; complete surprise.
牙買加百米跑手保特(Usain Bolt),人如其名,迅如雷電,破紀錄更是破得前所未見。自 1977 年國際田徑聯會強制電子計時以來,他是首位三破百米世績的人,說他是史上最偉大百米跑手之一,無容置疑;但是不是「最」偉大,或有「多」偉大,必須有個客觀比較,這是我給自己的功課。單看世界紀錄,數據太少,上星期向大家介紹了「百強」的概念,即史上最快一百次時間(公平起見,只包括室外、電子計時、順風風速不超過每秒兩米的賽果);打進百強,稱為「破百」。衡量某人的偉大程度,便是看他破百的次數和質素。
質素者,讓我舉例說明。假設百強中最差時間為 10 秒正,並由於曾有多位跑手造出這個已非頂尖的時間,百強中第九十至一百位的成績都是恰好 10 秒正。某次比賽,選手甲跑出 9 秒 85,選手乙跑出 9 秒 96,兩者都打進百強,把兩個 10 秒正擠了出去,百強的平均時間也因此降低。降低了多少?百強平均是百強所有時間總和除以一百,甲以 9 秒 85 擠走一個 10 秒正,拉低總和 0.15 秒,亦即把平均值拉低 0.0015 秒;相同算法,乙的 9 秒 96 拉低總和 0.04 秒,亦即拉低百強平均時間 0.0004 秒。另一次比賽,甲失準,乙則跑出 9 秒 90,把另一個 10 秒擠出百強,百強平均時間被推前 0.0010 秒。兩次破百,乙總共令百強平均時間降低 0.0014 秒;反觀甲,雖然只有一次破百,卻把平均時間一口氣拉低 0.0015 秒。以這個標準,甲比乙偉大,因為甲把百強平均時間「推進」得較多。
為方便計,以下我會省去「除以一百」這步驟,純粹以破百與被擠時間之相差來衡量每次破百的質量,不妨稱之為「偉大指數」。以上例子,選手甲的偉大指數為 0.15,乙則為 0.14。相信讀者不難察覺偉大指數與「拉低」百強平均時間的關係。
以圖表代替說話,表一列出 1980 年以來最偉大的二十次年度表現。劉易斯(Carl Lewis)佔了五次,他的偉大,不用多說。鮑維爾(Asafa Powell,保特的同胞)也不弱,佔了三次。保特去年才首次破百,已造出第三偉大年度,今年賽季還未完結,年終時躍入十大絕不出奇。Mel Lattany、Calvin Smith、James Sanford 三位,由於當時年紀小,也可能是光芒被劉易斯蓋過,我已無甚印象,老一輩的讀者可能記得。
表一:1980年後男子百米偉大年度表現排名(1-20)
* 截至 2009 年 8 月 23 日
再看表二的終身排名。自成一級的劉易斯絕非浪得虛名,能夠長期維持高水準,是偉大指數拋離其他跑手的關鍵。英國的基士堤(Linford Christie)和納米比亞的 Frank Fredericks 也曾是男子百米的「長青樹」。還有一處頗有趣的,美國的布萊爾(Leroy Burrell)和千里達的 Ato Boldon 差不多擁有一模一樣的生涯,分別只是前者曾兩破世績。由此可見,世界紀錄絕非 the whole story,加拿大的貝利(Donovan Bailey)和美國的格林(Maurice Greene)同是創過一次世績,但兩人級數明顯不同。最後還要留意,這排名不能準確反映一些前八十年代跑手(如 Mel Lattany 和 James Sanford)的實力,因為他們的高峰很可能在是次研究覆蓋的時代之前。
說保特是近代最偉大百米跑手,單看世界紀錄還說得過;以我的標準,現在言之尚早。儘管如此,心底裡還是暗暗希望,保特真的人如其名,不斷給我們帶來「晴天霹靂」般的驚喜!
表二:1980年後男子百米偉大跑手排名(1-15)
* 破百壽命 = 最後破百和首次破百之間的年數
$n 破世界紀錄次數
+ 未退役,截至 2009 年 8 月 23 日
(2009 年 9 月 9 日 信報副刊)
noun
flash of lightning.
verb
run away quickly: When the police arrived, the burglars bolted.
idiom
a bolt from the blue: unexpected event; complete surprise.
牙買加百米跑手保特(Usain Bolt),人如其名,迅如雷電,破紀錄更是破得前所未見。自 1977 年國際田徑聯會強制電子計時以來,他是首位三破百米世績的人,說他是史上最偉大百米跑手之一,無容置疑;但是不是「最」偉大,或有「多」偉大,必須有個客觀比較,這是我給自己的功課。單看世界紀錄,數據太少,上星期向大家介紹了「百強」的概念,即史上最快一百次時間(公平起見,只包括室外、電子計時、順風風速不超過每秒兩米的賽果);打進百強,稱為「破百」。衡量某人的偉大程度,便是看他破百的次數和質素。
質素者,讓我舉例說明。假設百強中最差時間為 10 秒正,並由於曾有多位跑手造出這個已非頂尖的時間,百強中第九十至一百位的成績都是恰好 10 秒正。某次比賽,選手甲跑出 9 秒 85,選手乙跑出 9 秒 96,兩者都打進百強,把兩個 10 秒正擠了出去,百強的平均時間也因此降低。降低了多少?百強平均是百強所有時間總和除以一百,甲以 9 秒 85 擠走一個 10 秒正,拉低總和 0.15 秒,亦即把平均值拉低 0.0015 秒;相同算法,乙的 9 秒 96 拉低總和 0.04 秒,亦即拉低百強平均時間 0.0004 秒。另一次比賽,甲失準,乙則跑出 9 秒 90,把另一個 10 秒擠出百強,百強平均時間被推前 0.0010 秒。兩次破百,乙總共令百強平均時間降低 0.0014 秒;反觀甲,雖然只有一次破百,卻把平均時間一口氣拉低 0.0015 秒。以這個標準,甲比乙偉大,因為甲把百強平均時間「推進」得較多。
為方便計,以下我會省去「除以一百」這步驟,純粹以破百與被擠時間之相差來衡量每次破百的質量,不妨稱之為「偉大指數」。以上例子,選手甲的偉大指數為 0.15,乙則為 0.14。相信讀者不難察覺偉大指數與「拉低」百強平均時間的關係。
以圖表代替說話,表一列出 1980 年以來最偉大的二十次年度表現。劉易斯(Carl Lewis)佔了五次,他的偉大,不用多說。鮑維爾(Asafa Powell,保特的同胞)也不弱,佔了三次。保特去年才首次破百,已造出第三偉大年度,今年賽季還未完結,年終時躍入十大絕不出奇。Mel Lattany、Calvin Smith、James Sanford 三位,由於當時年紀小,也可能是光芒被劉易斯蓋過,我已無甚印象,老一輩的讀者可能記得。
年份 | 跑手 | 破百次數 | 偉大指數 | |
1 | 1984 | Carl LEWIS | 7 | 1.01 |
2 | 1981 | Mel LATTANY | 5 | 0.93 |
3 | 2008 | Usain BOLT | 8 | 0.92 |
4 | 1983 | Calvin SMITH | 4 | 0.77 |
5 | 1988 | Carl LEWIS | 8 | 0.74 |
5 | 1983 | Carl LEWIS | 5 | 0.74 |
7 | 2008 | Asafa POWELL | 10 | 0.73 |
8 | 2006 | Asafa POWELL | 8 | 0.68 |
9 | 1982 | Carl LEWIS | 4 | 0.62 |
10 | 1999 | Maurice GREENE | 6 | 0.61 |
11 | 1986 | Ben JOHNSON | 10 | 0.58 |
12 | 2007 | Asafa POWELL | 5 | 0.56 |
13 | 1987 | Ben JOHNSON | 8 | 0.54 |
14 | 1996 | Frank FREDERICKS | 7 | 0.5 |
15 | 1980 | James SANFORD | 2 | 0.49 |
16 | 1991 | Leroy BURRELL | 4 | 0.48 |
16 | 2009* | Usain BOLT | 4 | 0.48 |
18 | 1997 | Maurice GREENE | 7 | 0.45 |
19 | 1982 | Calvin SMITH | 3 | 0.43 |
20 | 1991 | Carl LEWIS | 4 | 0.42 |
* 截至 2009 年 8 月 23 日
再看表二的終身排名。自成一級的劉易斯絕非浪得虛名,能夠長期維持高水準,是偉大指數拋離其他跑手的關鍵。英國的基士堤(Linford Christie)和納米比亞的 Frank Fredericks 也曾是男子百米的「長青樹」。還有一處頗有趣的,美國的布萊爾(Leroy Burrell)和千里達的 Ato Boldon 差不多擁有一模一樣的生涯,分別只是前者曾兩破世績。由此可見,世界紀錄絕非 the whole story,加拿大的貝利(Donovan Bailey)和美國的格林(Maurice Greene)同是創過一次世績,但兩人級數明顯不同。最後還要留意,這排名不能準確反映一些前八十年代跑手(如 Mel Lattany 和 James Sanford)的實力,因為他們的高峰很可能在是次研究覆蓋的時代之前。
說保特是近代最偉大百米跑手,單看世界紀錄還說得過;以我的標準,現在言之尚早。儘管如此,心底裡還是暗暗希望,保特真的人如其名,不斷給我們帶來「晴天霹靂」般的驚喜!
跑手 | 偉大指數 | 破百次數 | 破百壽命* | 最後破百 | 首次破百 | ||
1 | Carl LEWIS | 4.45 | 43 | 13 | 1993 | 1981 | $2 |
2 | Asafa POWELL | 2.55 | 32 | 6 | 2009 | 2004 | $2+ |
3 | Maurice GREENE | 1.9 | 34 | 8 | 2004 | 1997 | $1 |
4 | Ben JOHNSON | 1.59 | 23 | 5 | 1988 | 1984 | |
5 | Calvin SMITH | 1.42 | 12 | 9 | 1990 | 1982 | $1 |
6 | Usain BOLT | 1.4 | 12 | 2 | 2009 | 2008 | $3+ |
7 | Mel LATTANY | 1.31 | 7 | 4 | 1984 | 1981 | |
8 | Leroy BURRELL | 1.26 | 17 | 6 | 1994 | 1989 | $2 |
9 | Ato BOLDON | 1.23 | 17 | 6 | 2001 | 1996 | |
10 | Linford CHRISTIE | 1.02 | 16 | 10 | 1995 | 1986 | |
11 | Frank FREDERICKS | 0.95 | 22 | 14 | 2002 | 1989 | |
12 | Tyson GAY | 0.89 | 10 | 4 | 2009 | 2006 | + |
13 | James SANFORD | 0.86 | 4 | 2 | 1981 | 1980 | |
14 | Dennis MITCHELL | 0.74 | 18 | 9 | 1996 | 1988 | |
15 | Donovan BAILEY | 0.63 | 12 | 4 | 1998 | 1995 | $1 |
* 破百壽命 = 最後破百和首次破百之間的年數
$n 破世界紀錄次數
+ 未退役,截至 2009 年 8 月 23 日
(2009 年 9 月 9 日 信報副刊)
tags:
research-it-myself,
sport
2009年9月7日 星期一
其實我們沒進步
手頭上一大堆男子百米短跑數據(緣起上星期〈男子百米的「行業」演化〉一文),好奇心驅使,想看看過去三十年人類有何進步。毫無疑問,世界紀錄不斷推前,但是總體的進展怎樣?我們「愈跑愈快」,究竟是偶然一兩個人愈跑愈快,還是大家一起愈跑愈快?
秉承上次文章的做法,這次分析只包含室外、電子計時、順風風速不超過每秒兩米的賽果,數據來自 all-athletics.com;不幸地,他們只提供 10 秒 30 或以下的時間,分析可能有欠全面。姑且讓我一試,看看得出什麼結果,就當是 10 秒 30 或以下的一個宏觀統計。從 1980 年開始……
表一:1980年後 10.30 秒或以下按年統計
* 截至 2009 年 8 月 23 日
耐人尋味……為何 1995 年之前和之後仿似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我不清楚。比賽愈加頻繁?跑手實力大躍進?這些都不能解釋如此突然的轉變,一定是某些系統性的變更。究竟是什麼,我不清楚。無論如何,我把 1995 年以後的數字製成下圖:
老實說,我看不到任何趨勢。頂多只能說次數輕微上升,但如果你不看最近三年,「上升」立即變成「橫行」。平均時間方面,如果不看最近兩年,甚至是輕微上升,即是愈來愈慢。
我們是否跑得愈來愈快?見仁見智。
秉承上次文章的做法,這次分析只包含室外、電子計時、順風風速不超過每秒兩米的賽果,數據來自 all-athletics.com;不幸地,他們只提供 10 秒 30 或以下的時間,分析可能有欠全面。姑且讓我一試,看看得出什麼結果,就當是 10 秒 30 或以下的一個宏觀統計。從 1980 年開始……
年份 | 次數 | 平均時間 |
1980 | 14 | 10.180000 |
1981 | 19 | 10.150000 |
1982 | 28 | 10.180000 |
1983 | 35 | 10.146857 |
1984 | 37 | 10.185676 |
1985 | 33 | 10.193939 |
1986 | 48 | 10.133333 |
1987 | 42 | 10.114762 |
1988 | 71 | 10.127606 |
1989 | 39 | 10.141026 |
1990 | 39 | 10.156923 |
1991 | 60 | 10.102667 |
1992 | 69 | 10.145797 |
1993 | 63 | 10.100159 |
1994 | 99 | 10.086263 |
1995 | 112 | 10.158929 |
1996 | 538 | 10.174145 |
1997 | 560 | 10.183161 |
1998 | 619 | 10.185040 |
1999 | 585 | 10.191077 |
2000 | 718 | 10.202396 |
2001 | 498 | 10.208976 |
2002 | 530 | 10.202340 |
2003 | 619 | 10.205574 |
2004 | 575 | 10.194296 |
2005 | 525 | 10.188133 |
2006 | 573 | 10.196667 |
2007 | 671 | 10.200492 |
2008 | 751 | 10.175739 |
*2009 | 670 | 10.188134 |
年份 | 次數 | 平均時間 |
* 截至 2009 年 8 月 23 日
耐人尋味……為何 1995 年之前和之後仿似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我不清楚。比賽愈加頻繁?跑手實力大躍進?這些都不能解釋如此突然的轉變,一定是某些系統性的變更。究竟是什麼,我不清楚。無論如何,我把 1995 年以後的數字製成下圖:
老實說,我看不到任何趨勢。頂多只能說次數輕微上升,但如果你不看最近三年,「上升」立即變成「橫行」。平均時間方面,如果不看最近兩年,甚至是輕微上升,即是愈來愈慢。
我們是否跑得愈來愈快?見仁見智。
tags:
research-it-myself,
sport
2009年9月2日 星期三
男子百米的「行業」演化
8 月 22 日晚,德國柏林,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 4x100m 接力總決賽,當牙買加「只是」造出史上第二快時間,旁述員難掩失望之情。畢竟,我們已把保特跟世界紀錄等同了。先以 9 秒 58 刷新一百米紀錄,再以 19 秒 19 創造二百米世績,破紀錄已是保特的家常便飯。9 秒 58 的驚人之處,是比剛好一年前在北京奧運由他自己一手創造的舊紀錄快了足足 0.11 秒。印象中,男子一百米世界紀錄的進程是百分之幾秒的事。翻查記錄,自從電子計時開始,每次刷新都是把紀錄推前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秒。0.11 秒?發夢也未想過。或者,我也不應感到詫異,去年北京奧運他跑出 9 秒 69 之時,最後十米他是在慶祝的。有人算過,如果當時他盡全力,保守估計可跑 9 秒 61,樂觀估計可跑 9 秒 55,他的教練說他能跑 9 秒 52。他只有 23 歲,未過高峰。
保特究竟有幾勁?這是我想回答的問題。「勁」的意思,指「劃時代」,說得俗套一點,是「偉大」。要研究一位運動員有多偉大,難免要跟過去一些偉大的運動員作比較,腦中泛起的名字包括劉易斯、米高莊遜、姬菲芙、欄王摩西斯、鳥人布卡。難處是,不同時代不同項目,難以作客觀比較。主觀排名,自說自話,寫來也沒意思。怎麼辦?這問題不是唯我獨有,很多 NBA 和 MLB(Major League Baseball,美國職業棒球聯盟)的發燒友都喜歡比較個別球員的「價值」,他們以統計學為基礎,發展出多種計量方式,期望撇除外在因素(如不同的規例、球隊的風格、主場或作客、甚至不同棒球場對左、右撇子擊球的影響),窺探球員真正的個人能力,不單是同一時代,不同時代的球員也可以此類方法進行比較。在美國,大眾化且電視經常轉播的運動項目,這些以客觀數據為基礎、從前只是球迷玩意、近年漸被球隊教練採納為挑選球員的其中一項考慮的計量模型,發展十分成熟。奇怪的是,田徑項目,我找不到這樣的模型。國際田徑聯會(IAAF,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s)的世界排名,以比賽成績和名次給分,勉強可作跨時代比較,我卻嫌其粗疏。網上找到其他的排名,有的是專家意見,有的是網友投票,就是沒有建基於客觀數據的。要「中肯地」評論保特究竟有幾勁,莫非要我這位行外人出手,做一番本應由行內人動手的研究?
天下文章一大抄。過往的文章,我都是消化他人的研究成果,以自己的文字和我認為合乎香港人的口味「反芻」出來。本文不同,是百分百我自己的研究,數據來自 all-athletics.com。要付錢的,幸好有超短的五日使用期,只需六美元,我還付得起。時間和能力所限,我只著眼於室外男子一百米、電子計時、順風風速不超過每秒兩米的比賽。
想衡量某運動員有多「劃時代」,不能單看獎牌數目,因對手的優劣有異;看打破世界紀錄的次數和幅度,又嫌數據太少,看圖一,自 1980 年以來,紀錄改寫十二次,雖然一眼已經看出保特超凡之處,卻無法說得更多;如果你追問貝利(Donovan Bailey)和格林(Maurice Greene)怎樣比較,或劉易斯(Carl Lewis)和鮑維爾(Asafa Powell)誰更偉大,我會啞口無言。
然而,看世界紀錄的方向是正確的,因為我們要的是劃時代運動員,不破世績或接近世績,拿多少獎牌也不能說劃時代。世界紀錄是歷史第一快時間,數據當然不易得;史上前一百位,數據可觀得多。換句話說,我想知道某位運動員某段日子曾多少次闖進史上最快的一百個時間。首先,從 1980 年開始,以年終為限,我找出每年「史上最快百強」的名單,隨著水平提升,每年都有一撮新的成績加入。看表一,1980 年的「破百次數」為 12,即當年有十二次表現進入「最快百強」,某些人「破百」多於一次,故「破百人數」少於十二,「破百國家」可以更少。表一同時列出每年百強的平均時間、平均值按年進步多少、百強由多少位運動員構成和包含的國家數目。為方便對照,圖一也列出百強平均時間和每年破百次數。破百次數愈多,項目前進的「動力」愈大,對世界紀錄的「威脅」也愈大。
表一:1980 至 2009 百強統計(男子一百米)
* 截至 2009 年 8 月 23 日
注意,由於數據只包含電子計時的賽果,而國際田徑聯會自 1977 年才規定比賽須採用準確至百分之一秒的電子時計(此前也有電子計時,但未規定必須),故嚴格來說,我的百強並不是「人類史上」百強,只是「電子時代」的百強。這樣分析可能有欠全面,但是為了公平起見,計時必須基於同一基礎,因此我決定把視野局限於電子時代。
「百強」和「破百」的概念是衡量某人「劃時代」性的基礎,雖然破百未必破紀錄,卻總算朝紀錄的方向「叩門」,帶領這項目邁向更高境界。我最想拿劉易斯跟保特比較,他首次破百在 1981 年,故 1980 年是合適的起點。說到這裡,本可以開始比較各人;然而,我想打個岔,當我細閱數字,發覺這三十年間,男子一百米的「生態」起了微妙變化。
大趨勢是,百強集中在愈來愈少的運動員和國家手中。1980 年的百強由 77 人和 24 個國家組成,今年至 8 月 23 日止,百強由 19 人和 9 國包辦(今年之前從未少於 20 人)。1982 至 1986 年間,百強人數和國家數目跌得最厲害,套用財經術語,這是「行業整合」最活躍的時期;這時期的另一特色,是百強平均時間每年保持超過百分一秒的進帳。1989 年恍似進入另一時代,百分一秒增長不再保證,百強人數此後不過三十,破百人數此後只見單位數,破百次數偶見稀少,但總體不算弱,1996 和 1997 年更創新高。2000 年起,又是另一番景象,百強人數和國家數目在低位喘定,但是破百國家從此處於三個或以下,破百次數在 2000 至 2003 年更是超級慘淡,可說是男子百米的「黑暗時代」,那萬分之八和萬分之三秒的年進展,看了也心傷。
這些變遷也非意想不到,本文只涵蓋男子百米的電子時代,而電子時代 1977 年才開始,就像某一行業三十多年前誕生,經過整合、成熟,最後達致壟斷。令人有點驚訝的是,男子百米這體育項目的演化過程,竟與一般行業如此相近。
破百表現近年被哪兩個國家壟斷,大家心裡有數。本世紀首兩年,如非美國的格林獨撐大局,破百次數為零也不出奇。2004 年,牙買加的鮑維爾登場,對結束黑暗時代不無幫助,時至今日仍是破百的重要選手。至於保特,2008 年才在百強出現。至今年 8 月 23 日止,本世紀共有 91 次破百,美國和牙買加佔了 83 次,其餘 8 次由 6 個國家 7 人包辦。如果你不是美國人或牙買加人,即使取得男子百米佳績,只會是曇花一現。
篇幅所限,保特與其他百米跑手怎樣比較,下星期分解。
(2009 年 9 月 2 日 信報副刊)
保特究竟有幾勁?這是我想回答的問題。「勁」的意思,指「劃時代」,說得俗套一點,是「偉大」。要研究一位運動員有多偉大,難免要跟過去一些偉大的運動員作比較,腦中泛起的名字包括劉易斯、米高莊遜、姬菲芙、欄王摩西斯、鳥人布卡。難處是,不同時代不同項目,難以作客觀比較。主觀排名,自說自話,寫來也沒意思。怎麼辦?這問題不是唯我獨有,很多 NBA 和 MLB(Major League Baseball,美國職業棒球聯盟)的發燒友都喜歡比較個別球員的「價值」,他們以統計學為基礎,發展出多種計量方式,期望撇除外在因素(如不同的規例、球隊的風格、主場或作客、甚至不同棒球場對左、右撇子擊球的影響),窺探球員真正的個人能力,不單是同一時代,不同時代的球員也可以此類方法進行比較。在美國,大眾化且電視經常轉播的運動項目,這些以客觀數據為基礎、從前只是球迷玩意、近年漸被球隊教練採納為挑選球員的其中一項考慮的計量模型,發展十分成熟。奇怪的是,田徑項目,我找不到這樣的模型。國際田徑聯會(IAAF,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s)的世界排名,以比賽成績和名次給分,勉強可作跨時代比較,我卻嫌其粗疏。網上找到其他的排名,有的是專家意見,有的是網友投票,就是沒有建基於客觀數據的。要「中肯地」評論保特究竟有幾勁,莫非要我這位行外人出手,做一番本應由行內人動手的研究?
天下文章一大抄。過往的文章,我都是消化他人的研究成果,以自己的文字和我認為合乎香港人的口味「反芻」出來。本文不同,是百分百我自己的研究,數據來自 all-athletics.com。要付錢的,幸好有超短的五日使用期,只需六美元,我還付得起。時間和能力所限,我只著眼於室外男子一百米、電子計時、順風風速不超過每秒兩米的比賽。
想衡量某運動員有多「劃時代」,不能單看獎牌數目,因對手的優劣有異;看打破世界紀錄的次數和幅度,又嫌數據太少,看圖一,自 1980 年以來,紀錄改寫十二次,雖然一眼已經看出保特超凡之處,卻無法說得更多;如果你追問貝利(Donovan Bailey)和格林(Maurice Greene)怎樣比較,或劉易斯(Carl Lewis)和鮑維爾(Asafa Powell)誰更偉大,我會啞口無言。
然而,看世界紀錄的方向是正確的,因為我們要的是劃時代運動員,不破世績或接近世績,拿多少獎牌也不能說劃時代。世界紀錄是歷史第一快時間,數據當然不易得;史上前一百位,數據可觀得多。換句話說,我想知道某位運動員某段日子曾多少次闖進史上最快的一百個時間。首先,從 1980 年開始,以年終為限,我找出每年「史上最快百強」的名單,隨著水平提升,每年都有一撮新的成績加入。看表一,1980 年的「破百次數」為 12,即當年有十二次表現進入「最快百強」,某些人「破百」多於一次,故「破百人數」少於十二,「破百國家」可以更少。表一同時列出每年百強的平均時間、平均值按年進步多少、百強由多少位運動員構成和包含的國家數目。為方便對照,圖一也列出百強平均時間和每年破百次數。破百次數愈多,項目前進的「動力」愈大,對世界紀錄的「威脅」也愈大。
年份 | 百強 平均時間 | 按年減(秒) | 百強 人數 | 百強 國家 | 破百 次數 | 破百 人數 | 破百 國家 | ||
壟 斷 | *2009 | 9.8475 | 0.0096 | 19 | 9 | 8 | 3 | 2 | |
2008 | 9.8571 | 0.0208 | 20 | 9 | 23 | 6 | 3 | ||
2007 | 9.8779 | 0.0075 | 24 | 10 | 8 | 3 | 3 | ||
2006 | 9.8854 | 0.0099 | 24 | 9 | 14 | 4 | 3 | ||
2005 | 9.8953 | 0.0047 | 22 | 10 | 5 | 2 | 2 | ||
2004 | 9.9 | 0.0066 | 23 | 10 | 17 | 5 | 3 | ||
2003 | 9.9066 | 0.0003 | 23 | 8 | 2 | 2 | 2 | ||
2002 | 9.9069 | 0.0008 | 22 | 7 | 3 | 3 | 2 | ||
2001 | 9.9077 | 0.0035 | 22 | 7 | 6 | 3 | 2 | ||
2000 | 9.9112 | 0.0027 | 21 | 7 | 5 | 1 | 1 | ||
成 熟 | 1999 | 9.9139 | 0.0104 | 23 | 7 | 13 | 5 | 4 | |
1998 | 9.9243 | 0.0098 | 24 | 9 | 20 | 9 | 6 | ||
1997 | 9.9341 | 0.0173 | 22 | 8 | 29 | 9 | 6 | ||
1996 | 9.9514 | 0.0166 | 20 | 8 | 23 | 6 | 4 | ||
1995 | 9.968 | 0.0031 | 25 | 10 | 6 | 3 | 2 | ||
1994 | 9.9711 | 0.0119 | 24 | 10 | 22 | 9 | 3 | ||
1993 | 9.983 | 0.0078 | 25 | 10 | 13 | 7 | 4 | ||
1992 | 9.9908 | 0.0055 | 26 | 10 | 9 | 6 | 4 | ||
1991 | 9.9963 | 0.0168 | 24 | 10 | 22 | 9 | 5 | ||
1990 | 10.0131 | 0.0044 | 28 | 11 | 12 | 6 | 3 | ||
1989 | 10.0175 | 0.0054 | 30 | 12 | 12 | 7 | 3 | ||
整 合 | 1988 | 10.0229 | 0.0152 | 34 | 13 | 20 | 10 | 6 | |
1987 | 10.0381 | 0.0118 | 34 | 12 | 20 | 7 | 4 | ||
1986 | 10.0499 | 0.0156 | 37 | 13 | 21 | 9 | 6 | ||
1985 | 10.0655 | 0.0106 | 49 | 14 | 11 | 8 | 3 | ||
1984 | 10.0761 | 0.0183 | 53 | 17 | 14 | 8 | 5 | ||
1983 | 10.0944 | 0.0267 | 60 | 19 | 21 | 13 | 4 | ||
1982 | 10.1211 | 0.0198 | 69 | 23 | 16 | 11 | 4 | ||
1981 | 10.1409 | 0.0211 | 74 | 24 | 15 | 10 | 3 | ||
1980 | 10.162 | --- | 77 | 24 | 12 | 10 | 8 | ||
年份 | 百強 平均時間 | 按年減(秒) | 百強 人數 | 百強 國家 | 破百 次數 | 破百 人數 | 破百 國家 |
* 截至 2009 年 8 月 23 日
注意,由於數據只包含電子計時的賽果,而國際田徑聯會自 1977 年才規定比賽須採用準確至百分之一秒的電子時計(此前也有電子計時,但未規定必須),故嚴格來說,我的百強並不是「人類史上」百強,只是「電子時代」的百強。這樣分析可能有欠全面,但是為了公平起見,計時必須基於同一基礎,因此我決定把視野局限於電子時代。
「百強」和「破百」的概念是衡量某人「劃時代」性的基礎,雖然破百未必破紀錄,卻總算朝紀錄的方向「叩門」,帶領這項目邁向更高境界。我最想拿劉易斯跟保特比較,他首次破百在 1981 年,故 1980 年是合適的起點。說到這裡,本可以開始比較各人;然而,我想打個岔,當我細閱數字,發覺這三十年間,男子一百米的「生態」起了微妙變化。
大趨勢是,百強集中在愈來愈少的運動員和國家手中。1980 年的百強由 77 人和 24 個國家組成,今年至 8 月 23 日止,百強由 19 人和 9 國包辦(今年之前從未少於 20 人)。1982 至 1986 年間,百強人數和國家數目跌得最厲害,套用財經術語,這是「行業整合」最活躍的時期;這時期的另一特色,是百強平均時間每年保持超過百分一秒的進帳。1989 年恍似進入另一時代,百分一秒增長不再保證,百強人數此後不過三十,破百人數此後只見單位數,破百次數偶見稀少,但總體不算弱,1996 和 1997 年更創新高。2000 年起,又是另一番景象,百強人數和國家數目在低位喘定,但是破百國家從此處於三個或以下,破百次數在 2000 至 2003 年更是超級慘淡,可說是男子百米的「黑暗時代」,那萬分之八和萬分之三秒的年進展,看了也心傷。
這些變遷也非意想不到,本文只涵蓋男子百米的電子時代,而電子時代 1977 年才開始,就像某一行業三十多年前誕生,經過整合、成熟,最後達致壟斷。令人有點驚訝的是,男子百米這體育項目的演化過程,竟與一般行業如此相近。
破百表現近年被哪兩個國家壟斷,大家心裡有數。本世紀首兩年,如非美國的格林獨撐大局,破百次數為零也不出奇。2004 年,牙買加的鮑維爾登場,對結束黑暗時代不無幫助,時至今日仍是破百的重要選手。至於保特,2008 年才在百強出現。至今年 8 月 23 日止,本世紀共有 91 次破百,美國和牙買加佔了 83 次,其餘 8 次由 6 個國家 7 人包辦。如果你不是美國人或牙買加人,即使取得男子百米佳績,只會是曇花一現。
篇幅所限,保特與其他百米跑手怎樣比較,下星期分解。
(2009 年 9 月 2 日 信報副刊)
tags:
research-it-myself,
sport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