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完結的亞運,中國是獎牌大贏家,這不出奇,因為中國人夠多。
看一國貧富不是看 GDP,而是看人均 GDP;同理,一國運動水平,不是看獎牌總數,應該看人均獎牌。我在官方網頁找來獎牌總數,再從世界銀行找來 2009 年各國人口,看看人均獎牌哪國最勁……
香港不差,但(竟然)不及澳門。巴林第一,卡塔爾第二,澳門第三。
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預見未來,可能嗎?
《愛麗絲夢遊仙境》大家耳熟能詳,其續集《愛麗絲鏡中奇遇》大家未必聽過。《鏡中奇遇》故事裡,愛麗絲遇到白色皇后,她是國際象棋棋盤上的一隻棋子。
「在我的國度裡,記憶可以兩邊走,記得過去,亦記得未來。我最記得兩星期後的事。」白色皇后解釋道。
「我只記得兩星期前的事。」愛麗絲說。
皇后聽了,輕蔑地說:「只有過去的記憶,太不濟了。」
真的嗎?我們對未來的「記憶」也許不及白色皇后,但連一丁點預感也沒有嗎?
相信預感大有人在,否則占卜師和算命佬便沒有市場,外國一些超自然心理學家(parapsychologist)亦早已做過一些實驗,聲稱證明預感的存在,然而那些研究多被視為「偏門」,不為主流心理學界接受。
這情形將會改變。美國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家 Daryl Bem 的一系列預感實驗,年底前將會在 th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發表,這是一份權威的心理學期刊,所載論文皆經過同行審閱,實驗過程和數據分析均被仔細審查,研究質素得以保證。此外,Bem 也不是無名小卒,六十年代發表的自我認知理論(self-perception theory)是他的代表作,這理論指出人是透過其外在行為得知內在心態,換句話說,是行為影響心態,與心態決定行為的傳統思維相背。
將會發表的一系列實驗,不僅其結果具革命性,其方法更是神來之筆。Bem 把一些常見的心理實驗倒轉來做,讓我舉兩個例子。
假設我先給你看一大堆詞語,再隨機抽出一些給你打字,然後叫你盡量憶起剛才見過的所有詞語。毫無疑問,你多會記起那些曾經練習過的。Bem 把實驗倒轉來做,先給你看一大堆詞語,問你記得什麼,最後才隨機抽樣給你打字。邪門得很,你傾向記得那些將要打的字!
另一個實驗,我先給你看一個字(例如「美」或「醜」),再給你看一張照片,你要盡快說出照片是「美麗」還是「醜陋」。舉例,先看「美」字再看美女,必能很快認定照片是「美麗」的;相反,先看「醜」字再看美女,由於字與圖不配,認定照片「美麗」需時較長。兩者吻合時反應快,不吻合時反應慢,這是廣為人知的所謂「priming effect」。Bem 再次把實驗倒轉來做,先給你看圖,再給你看字;這樣判斷圖片美醜,應該不受字的影響吧。邪門得很,priming effect 依然存在,是倒轉的存在!
匪夷所思?我同意。還有一件事要說清楚,這系列實驗顯示,人的預知能力「不強,但統計上十分顯著」(small bu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什麼意思?有必要解釋清楚。
假設擲毫 100 次,「公」53 次,這塊硬幣是否公平?很難說,53 次可能純粹「腐碌」,未必是硬幣的問題。
擲 1000 次,「公」530 次?……也可能是「腐碌」,但「腐碌」的機會下降了,硬幣有問題的機會上升了。
擲 10000 次,「公」5300 次?……硬幣可能真的有問題。
擲 100000 次,「公」53000 次呢?這塊硬幣擲「公」的傾向「不強,但統計上十分顯著」。
倘若朋友提議擲這塊硬幣來決定誰請食飯,我會婉轉地實話實說:「這塊硬幣問題不大,但肯定有問題。」
鍾庭耀也可以這樣告訴特首:「你的問題不大,得分差點合格,但肯定唔合格。」
如果愛麗絲知道 Bem 的實驗結果,她亦可以這樣告訴白色皇后:「我對未來的記憶不強,但我肯定我有。」
微弱的效應,需要夠大的樣本才能確認。Bem 的一系列實驗用了超過一千名受試者,每名受試者每次測試作出不下數十次回應,預感雖然微弱,但「腐碌」出現的可能性非常低(即是真有其事的可能性非常高)。統計學有些標準方法計算數據的「腐碌」可能性,心理學實驗的界線為 5%,即是假如某堆數據的「腐碌」可能性小於 5%,其結果便被認可。Bem 共進行了九個實驗,只有一個的「腐碌」可能性不及格(高於 5%),其中四個更是等於或低於 1%。
Bem 的實驗本身無懈可擊,接下來的問題是實驗結果能否在其他心理學家手下重複,據我所知,不少跟進研究已在進行。科學研究就是這樣,實驗不是一人做過便算,尤其一些突破性發現,別人一定自行複製,任何取巧舞弊最終無所遁形。
Bem 深明具爭議性的超自然感官若要打入主流,必須一些(對主流心理學來說)步驟易明、分析易懂的實驗,今次他借用(反轉?)經典心理現象,並以心理學常用的統計手法作分析,可說達到目的。設計實驗時,他亦刻意減少研究員與受試者的交流,把實驗盡量電腦化,一來減少研究員對受試者的影響,二來使實驗程序更為統一,增加成功複製的機會。
最後想強調一點,Bem 的實驗說明了預感(precognition)的存在,這只是超自然感官的一種,其他包括心靈感應(telepathy)、透視力(clairvoyance,透過普通感官以外的途徑收集訊息)和念力(psychokinesis,用意識直接控制事物)。電視或表演節目經常把它們混為一談,實際上它們是不同、亦未必相關的現象。背後原理當然未知,否則也不會稱為「超自然」,但我不妨在這裡思考一下。心靈感應、透視力和念力都不難想出一些解釋,如腦電波或人體磁場等,總之訊息通過某些不知名的渠道傳送;預感才最令人費解,訊息怎樣由未來傳至現在呢?用《鏡中奇遇》的說法,我們怎會「記得」明天?預感其實是一種「反向因果」(retrocausation),未來事物改變現在的一些狀態,完全違背邏輯。
預感可能存在,我亦希望它存在,但要怎樣解釋,我真的茫無頭緒。
(2010 年 11 月 24 日 信報副刊)
學術參考:
Daryl J. Bem (2010), “Feeling the Future: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Anomalous Retroactive Influences on Cognition and A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in press (pdf).
其他報導:New Scientist, BPS Research Digest
「在我的國度裡,記憶可以兩邊走,記得過去,亦記得未來。我最記得兩星期後的事。」白色皇后解釋道。
「我只記得兩星期前的事。」愛麗絲說。
皇后聽了,輕蔑地說:「只有過去的記憶,太不濟了。」
真的嗎?我們對未來的「記憶」也許不及白色皇后,但連一丁點預感也沒有嗎?
相信預感大有人在,否則占卜師和算命佬便沒有市場,外國一些超自然心理學家(parapsychologist)亦早已做過一些實驗,聲稱證明預感的存在,然而那些研究多被視為「偏門」,不為主流心理學界接受。
這情形將會改變。美國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家 Daryl Bem 的一系列預感實驗,年底前將會在 th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發表,這是一份權威的心理學期刊,所載論文皆經過同行審閱,實驗過程和數據分析均被仔細審查,研究質素得以保證。此外,Bem 也不是無名小卒,六十年代發表的自我認知理論(self-perception theory)是他的代表作,這理論指出人是透過其外在行為得知內在心態,換句話說,是行為影響心態,與心態決定行為的傳統思維相背。
將會發表的一系列實驗,不僅其結果具革命性,其方法更是神來之筆。Bem 把一些常見的心理實驗倒轉來做,讓我舉兩個例子。
假設我先給你看一大堆詞語,再隨機抽出一些給你打字,然後叫你盡量憶起剛才見過的所有詞語。毫無疑問,你多會記起那些曾經練習過的。Bem 把實驗倒轉來做,先給你看一大堆詞語,問你記得什麼,最後才隨機抽樣給你打字。邪門得很,你傾向記得那些將要打的字!
另一個實驗,我先給你看一個字(例如「美」或「醜」),再給你看一張照片,你要盡快說出照片是「美麗」還是「醜陋」。舉例,先看「美」字再看美女,必能很快認定照片是「美麗」的;相反,先看「醜」字再看美女,由於字與圖不配,認定照片「美麗」需時較長。兩者吻合時反應快,不吻合時反應慢,這是廣為人知的所謂「priming effect」。Bem 再次把實驗倒轉來做,先給你看圖,再給你看字;這樣判斷圖片美醜,應該不受字的影響吧。邪門得很,priming effect 依然存在,是倒轉的存在!
匪夷所思?我同意。還有一件事要說清楚,這系列實驗顯示,人的預知能力「不強,但統計上十分顯著」(small bu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什麼意思?有必要解釋清楚。
假設擲毫 100 次,「公」53 次,這塊硬幣是否公平?很難說,53 次可能純粹「腐碌」,未必是硬幣的問題。
擲 1000 次,「公」530 次?……也可能是「腐碌」,但「腐碌」的機會下降了,硬幣有問題的機會上升了。
擲 10000 次,「公」5300 次?……硬幣可能真的有問題。
擲 100000 次,「公」53000 次呢?這塊硬幣擲「公」的傾向「不強,但統計上十分顯著」。
倘若朋友提議擲這塊硬幣來決定誰請食飯,我會婉轉地實話實說:「這塊硬幣問題不大,但肯定有問題。」
鍾庭耀也可以這樣告訴特首:「你的問題不大,得分差點合格,但肯定唔合格。」
如果愛麗絲知道 Bem 的實驗結果,她亦可以這樣告訴白色皇后:「我對未來的記憶不強,但我肯定我有。」
微弱的效應,需要夠大的樣本才能確認。Bem 的一系列實驗用了超過一千名受試者,每名受試者每次測試作出不下數十次回應,預感雖然微弱,但「腐碌」出現的可能性非常低(即是真有其事的可能性非常高)。統計學有些標準方法計算數據的「腐碌」可能性,心理學實驗的界線為 5%,即是假如某堆數據的「腐碌」可能性小於 5%,其結果便被認可。Bem 共進行了九個實驗,只有一個的「腐碌」可能性不及格(高於 5%),其中四個更是等於或低於 1%。
Bem 的實驗本身無懈可擊,接下來的問題是實驗結果能否在其他心理學家手下重複,據我所知,不少跟進研究已在進行。科學研究就是這樣,實驗不是一人做過便算,尤其一些突破性發現,別人一定自行複製,任何取巧舞弊最終無所遁形。
Bem 深明具爭議性的超自然感官若要打入主流,必須一些(對主流心理學來說)步驟易明、分析易懂的實驗,今次他借用(反轉?)經典心理現象,並以心理學常用的統計手法作分析,可說達到目的。設計實驗時,他亦刻意減少研究員與受試者的交流,把實驗盡量電腦化,一來減少研究員對受試者的影響,二來使實驗程序更為統一,增加成功複製的機會。
最後想強調一點,Bem 的實驗說明了預感(precognition)的存在,這只是超自然感官的一種,其他包括心靈感應(telepathy)、透視力(clairvoyance,透過普通感官以外的途徑收集訊息)和念力(psychokinesis,用意識直接控制事物)。電視或表演節目經常把它們混為一談,實際上它們是不同、亦未必相關的現象。背後原理當然未知,否則也不會稱為「超自然」,但我不妨在這裡思考一下。心靈感應、透視力和念力都不難想出一些解釋,如腦電波或人體磁場等,總之訊息通過某些不知名的渠道傳送;預感才最令人費解,訊息怎樣由未來傳至現在呢?用《鏡中奇遇》的說法,我們怎會「記得」明天?預感其實是一種「反向因果」(retrocausation),未來事物改變現在的一些狀態,完全違背邏輯。
預感可能存在,我亦希望它存在,但要怎樣解釋,我真的茫無頭緒。
(2010 年 11 月 24 日 信報副刊)
學術參考:
Daryl J. Bem (2010), “Feeling the Future: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Anomalous Retroactive Influences on Cognition and A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in press (pdf).
其他報導:New Scientist, BPS Research Digest
tags:
信報,
psychology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顯示屏大決戰的幕後英雌
這五間大學有何共通點?
香港得獎者,是港大化學系教授任詠華博士,她的研究重點可以一言蔽之 -- 與「光」有關的化學;哪些物料通電後會發光呢?發哪種波長的光?怎樣改良物料使其發出更強的光?反過來,哪些物料能夠有效吸收光能呢?吸收哪種波長的光?怎樣改良使其更有效吸收光能呢?簡單來說,她的化學有助改良一切由電轉光的儀器,即電視機、電腦和手機屏幕,亦有助改良一切由光轉電的物料,即太陽能電池。見到吧,高深科學與日常生活真是息息相關的。
有些最新的顯示屏據說使用 OLED 科技,這當然屬任詠華的研究範疇。談 OLED,不能不談 LCD,兩者互相競爭,LCD 是現今主要的顯示科技,OLED 乃「後起之秀」,正在覬覦 LCD 的領導地位。
LCD 的顯示原理,運用了光的偏振特性(polarization)。由於人眼看不見偏振,我必須用一個比喻來說明偏振是什麼一回事。假設你我各執着繩子的兩端,拉緊,然後閉上雙眼,塞着耳朵,繩子是我倆唯一的溝通渠道。當我擺動繩子,你能感覺到「什麼」呢?首先,你感覺到繩子擺動的「頻率」,我擺動愈快,你感到的頻率愈高。其次,是繩子擺動的「方向」,可以上下擺動、左右擺動、上下加左右、甚至雜亂無章也可以,視乎我的心情。「頻率」與「方向」,是繩子擺動的兩項特性。
假若繩子是光波,我的手便是光源,你的手便是眼睛。能夠看見多種顏色,因為眼睛懂得分辨不同頻率的光波,然而光波擺動的「方向」,人眼是分辨不到的,這是跟比喻不同的地方。光波擺動的「方向」,就是「偏振」。平時見到的光線,其偏振(擺動方向)是雜亂無章的。
返回繩子比喻,假設你我之間放一過濾器,只容許上下的擺動通過,那無論我的擺動如何雜亂無章,你感到的只有上下擺動。現在再放另一過濾器,只容許左右的擺動通過,那你手中的繩子便會「靜如止水」,因為那僅餘的上下擺動亦過濾掉。
這便是 LCD 顯示屏的基本結構:一個背景光源,加兩塊過濾鏡。暫時不必理會背景光源怎樣發光,這不是 LCD 的重點。
LCD 的重點是兩塊過濾鏡之間的空隙。如上所述,由於兩塊過濾鏡所透的偏振相差九十度,背景光源全給遮擋掉,屏幕漆黑一片,但在過濾鏡之間放進一些液晶體(Liquid Crystal,即「LC」,最後那個「D」為「Display」),情況便不同了。液晶體能夠「扭動」光線,改變其擺動方向。想像,穿過第一塊過濾鏡的光線只有上下擺動,經過液晶體「扭轉」九十度,變成左右擺動,便能順利通過第二面過濾鏡;背景光源經液晶體「協助」,終能逃離兩塊過濾鏡,使屏幕「大放光明」。
液晶體受電流控制,可以扭轉光線九十度,亦可以不扭,屏幕上便有黑白之分(至於顏色,只需再把光線分成紅藍綠三色,其不同組合便是各種顏色,與 LCD 顯像原理無大關係,不贅)。骨子裡,LCD 是「遮」光的科技,把多餘的背景光源遮掉,顯示的圖像實是剩餘的光線。
背景光源怎樣發光呢?舊的 LCD 使用扁平的光管,最新的 LCD 使用 LED 為光源。LED 解作 Light-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管),由兩層半導體物料構成,一層接往正極,另一層接往負極。通電時,正極向物料輸入正電荷,負極向物料輸入負電荷,正負電荷在兩層半導體的接口處相遇、結合、發光,就像一男一女邂逅擦出火花。說來容易,當中很多技術難題需要鑽研的,正如現實中追女仔永不如小說裡容易,何況 LED 需要控制一大群原子般細小的「癡男怨女」呢。
很多巨型屏幕都是用 LED 發光直接造像,省卻液晶體遮光間接造像的麻煩,可惜 LED 的製作工序未能適應細小尺寸和高解像度的要求,故未能進軍日用電子顯示屏的市場,只停留於提供 LCD 背景光源的角色。
傳統 LED 的不足,造就 Organic LED(OLED)「上位」的機會。LED 那兩層半導體,傳統上使用一些無機的合金,故亦可稱作 Inorganic LED(ILED)。OLED 顧名思義,用一些有機化合物取代那兩層半導體合金,發光原理一樣,只是用料不同。這用料的不同,容許製作工序的縮小,使 OLED 能夠進佔日常電子顯示屏。
什麼是有機化合物呢?簡單來說,含碳的物質就是有機化合物,最常見的塑膠便是其一。事實上,LCD 那層液晶體也是有機化合物,可是 LCD 從未試過「無機」,故亦沒有無機有機之分。
理論上,OLED 的顯像原理和結構比 LCD 簡單得多,前者直接發光造像,後者需要第三光源發光,再過濾多餘的光。這亦是我長篇大論講解 LCD 的原因,沒有 LCD 的複雜,怎顯出 OLED 的簡潔呢(至少是理論上的簡潔)?
論畫面的色彩對比,OLED 絕對比 LCD 優勝,由於 LCD 靠遮光造像,沒可能完全遮去背景光源,故其影像沒有真正的黑色,OLED 要黑色十分簡單,不發光便可以了。其他方面的比較,不在這裡說,市場上的資訊多的是。
最終哪門科技勝出,或二者並存,往往不是取決於產品質素,只取決於一個字 --「平」。電腦世界,視窗依道當道,蘋果依然小眾,便是最佳例證。無論 OLED 的市場命運如何,知道有本土學者在背後「推波助瀾」,並得國際認同,確是為本港科學界打了一支強心針。
(2010 年 11 月 17 日 信報副刊)
Kuwait University, Kuwait除了最後兩間,我敢打賭多數讀者從未聽過另外三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1 年婦女科學獎剛在上星期宣佈了得獎名單,五位得獎女科學家便是來自以上五間大學。不騙大家,若非信報同事告知,我根本不知道這獎項的存在。它以五大洲劃分(非洲和阿拉伯地區、亞太地區、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每洲一位得獎者,這樣分法的好處是避免給一些國際知名的學府獨攬獎項,讓人知道有許許多多散佈各地的學者也在默默耕耘,替科學作出貢獻,貫徹該獎項專為科學界「弱勢社群」而設的原意。
Lund University, Sweden
Mexico City University, Mexico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SA
香港得獎者,是港大化學系教授任詠華博士,她的研究重點可以一言蔽之 -- 與「光」有關的化學;哪些物料通電後會發光呢?發哪種波長的光?怎樣改良物料使其發出更強的光?反過來,哪些物料能夠有效吸收光能呢?吸收哪種波長的光?怎樣改良使其更有效吸收光能呢?簡單來說,她的化學有助改良一切由電轉光的儀器,即電視機、電腦和手機屏幕,亦有助改良一切由光轉電的物料,即太陽能電池。見到吧,高深科學與日常生活真是息息相關的。
有些最新的顯示屏據說使用 OLED 科技,這當然屬任詠華的研究範疇。談 OLED,不能不談 LCD,兩者互相競爭,LCD 是現今主要的顯示科技,OLED 乃「後起之秀」,正在覬覦 LCD 的領導地位。
LCD 的顯示原理,運用了光的偏振特性(polarization)。由於人眼看不見偏振,我必須用一個比喻來說明偏振是什麼一回事。假設你我各執着繩子的兩端,拉緊,然後閉上雙眼,塞着耳朵,繩子是我倆唯一的溝通渠道。當我擺動繩子,你能感覺到「什麼」呢?首先,你感覺到繩子擺動的「頻率」,我擺動愈快,你感到的頻率愈高。其次,是繩子擺動的「方向」,可以上下擺動、左右擺動、上下加左右、甚至雜亂無章也可以,視乎我的心情。「頻率」與「方向」,是繩子擺動的兩項特性。
假若繩子是光波,我的手便是光源,你的手便是眼睛。能夠看見多種顏色,因為眼睛懂得分辨不同頻率的光波,然而光波擺動的「方向」,人眼是分辨不到的,這是跟比喻不同的地方。光波擺動的「方向」,就是「偏振」。平時見到的光線,其偏振(擺動方向)是雜亂無章的。
返回繩子比喻,假設你我之間放一過濾器,只容許上下的擺動通過,那無論我的擺動如何雜亂無章,你感到的只有上下擺動。現在再放另一過濾器,只容許左右的擺動通過,那你手中的繩子便會「靜如止水」,因為那僅餘的上下擺動亦過濾掉。
這便是 LCD 顯示屏的基本結構:一個背景光源,加兩塊過濾鏡。暫時不必理會背景光源怎樣發光,這不是 LCD 的重點。
LCD 的重點是兩塊過濾鏡之間的空隙。如上所述,由於兩塊過濾鏡所透的偏振相差九十度,背景光源全給遮擋掉,屏幕漆黑一片,但在過濾鏡之間放進一些液晶體(Liquid Crystal,即「LC」,最後那個「D」為「Display」),情況便不同了。液晶體能夠「扭動」光線,改變其擺動方向。想像,穿過第一塊過濾鏡的光線只有上下擺動,經過液晶體「扭轉」九十度,變成左右擺動,便能順利通過第二面過濾鏡;背景光源經液晶體「協助」,終能逃離兩塊過濾鏡,使屏幕「大放光明」。
液晶體受電流控制,可以扭轉光線九十度,亦可以不扭,屏幕上便有黑白之分(至於顏色,只需再把光線分成紅藍綠三色,其不同組合便是各種顏色,與 LCD 顯像原理無大關係,不贅)。骨子裡,LCD 是「遮」光的科技,把多餘的背景光源遮掉,顯示的圖像實是剩餘的光線。
背景光源怎樣發光呢?舊的 LCD 使用扁平的光管,最新的 LCD 使用 LED 為光源。LED 解作 Light-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管),由兩層半導體物料構成,一層接往正極,另一層接往負極。通電時,正極向物料輸入正電荷,負極向物料輸入負電荷,正負電荷在兩層半導體的接口處相遇、結合、發光,就像一男一女邂逅擦出火花。說來容易,當中很多技術難題需要鑽研的,正如現實中追女仔永不如小說裡容易,何況 LED 需要控制一大群原子般細小的「癡男怨女」呢。
很多巨型屏幕都是用 LED 發光直接造像,省卻液晶體遮光間接造像的麻煩,可惜 LED 的製作工序未能適應細小尺寸和高解像度的要求,故未能進軍日用電子顯示屏的市場,只停留於提供 LCD 背景光源的角色。
傳統 LED 的不足,造就 Organic LED(OLED)「上位」的機會。LED 那兩層半導體,傳統上使用一些無機的合金,故亦可稱作 Inorganic LED(ILED)。OLED 顧名思義,用一些有機化合物取代那兩層半導體合金,發光原理一樣,只是用料不同。這用料的不同,容許製作工序的縮小,使 OLED 能夠進佔日常電子顯示屏。
什麼是有機化合物呢?簡單來說,含碳的物質就是有機化合物,最常見的塑膠便是其一。事實上,LCD 那層液晶體也是有機化合物,可是 LCD 從未試過「無機」,故亦沒有無機有機之分。
理論上,OLED 的顯像原理和結構比 LCD 簡單得多,前者直接發光造像,後者需要第三光源發光,再過濾多餘的光。這亦是我長篇大論講解 LCD 的原因,沒有 LCD 的複雜,怎顯出 OLED 的簡潔呢(至少是理論上的簡潔)?
論畫面的色彩對比,OLED 絕對比 LCD 優勝,由於 LCD 靠遮光造像,沒可能完全遮去背景光源,故其影像沒有真正的黑色,OLED 要黑色十分簡單,不發光便可以了。其他方面的比較,不在這裡說,市場上的資訊多的是。
最終哪門科技勝出,或二者並存,往往不是取決於產品質素,只取決於一個字 --「平」。電腦世界,視窗依道當道,蘋果依然小眾,便是最佳例證。無論 OLED 的市場命運如何,知道有本土學者在背後「推波助瀾」,並得國際認同,確是為本港科學界打了一支強心針。
(2010 年 11 月 17 日 信報副刊)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貓伸直舌頭飲水
信報改版,文章星期三才登,今日說說貓怎樣飲水。
原來貓飲水是不用捲舌頭的,只是垂直的舐,把水「拉」上,閉嘴時恰好「捉」住那條水柱,該研究剛在 Science 發表。這發現有點意外,從前認為貓像狗一樣,用舌頭把水「捲」進口中,這次有人用高速攝錄機拍下,才知道貓別有一套飲水的方法。
Source: Science News
原來貓飲水是不用捲舌頭的,只是垂直的舐,把水「拉」上,閉嘴時恰好「捉」住那條水柱,該研究剛在 Science 發表。這發現有點意外,從前認為貓像狗一樣,用舌頭把水「捲」進口中,這次有人用高速攝錄機拍下,才知道貓別有一套飲水的方法。
Source: Science News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哪裡來的飛彈?
美國加州時間星期一下午五時,一間電視台的新聞直昇機影到一支不明來歷的飛彈,無人知道是什麼一回事……
有人說可能只是普通噴射機,的確有些噴射機軌跡看上去很似飛彈的,想像它從水平線向你直飛過來,與垂直發射的飛彈也許非常相像。
有人說可能只是普通噴射機,的確有些噴射機軌跡看上去很似飛彈的,想像它從水平線向你直飛過來,與垂直發射的飛彈也許非常相像。
2010年11月9日 星期二
被時差和哮喘煎熬的我……
剛從加拿大探親回來,仍受時差困擾,面對近日一面倒的瘋狂升市,真有點教人吃不消。金升,債升,股升,樓升,薪酬升,唯美元獨跌;我開始明白何謂「槓桿」,一沉百起,全球金融市場就是靠這支槓桿撐起。我擔心,一旦這支槓桿折斷,後果不敢想像(卻不難想像)。
那什麼 QE2,我不大明白是什麼,只知無論升市跌市,它都是元兇。我的投資策略十分簡單,就是「人棄我取,逆市而行」,近日股市狂升,我偏去拋空,與群眾對着幹。有人說:「你連 QE2 為何物也不懂,不做功課卻去做拋空這種高風險投機,豈非自取滅亡?」我心想,做足功課又怎樣,金融市場複雜異常,什麼才叫做「足」功課?真的做足功課,恐怕一命嗚呼那天還未落場。
話說回頭,拋空的心理壓力不足為外人道。今日,我照常坐在股票機前,市場升勢害得我心跳加快,手心冒汗,忽然胸口一束,哮喘發作,急忙拿出呼吸器,吸一口……沒反應……吸兩口……仍不濟事……吸三口……氣管依然緊閉……為免尷尬,我閉氣跑出街外,正要窒息之際,猛吸第四口亦可能是生命中最後一口氣……神奇地,呼吸頓時舒暢起來,我暗謝神恩。
不知從哪裡飄來一陣廿四味的苦味,原來證劵行隔鄰開了一間涼茶鋪,看來我真的離開此地太久了。
哮喘這個不能根治的病,從小困擾着我,醫生對其成因「支吾其詞」,籠統歸咎於空氣污染、生活壓力、休息不足等「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病因,今天股市給我的壓力,加上還未適應的生理時差,哮喘發作並不出奇。也要多謝現代醫學,未明哮喘成因仍有治標之法;如果醫者參照「做足功課才投資」的忠告,待疾病來龍去脈瞭如指掌才治病,那末根本不用治病,我可能早已一命嗚呼。人體和金融市場一樣,鮮有透徹明瞭這回事,只有跌跌撞撞摸着石頭過河。
半個地球以外,美國巴爾的摩一組研究員,最近有一意外發現,能更有效舒緩哮喘。
舌頭的味蕾,是味覺源頭,由一團感應味道的接受體(receptor)組成,每個接受體只能感應甜、酸、苦、鹹其中一味。味覺接受體應該只在舌頭出現,對嗎?以上所說的意外發現,就是一些氣管肌肉竟然擁有苦味接受體!原來「吃苦」不是舌頭的專利,氣管也可以,但氣管為什麼要「吃苦」呢?科學界一般認為,我們進化出苦的味覺是為了防止進食有毒化學物,事實上,很多毒素亦是帶苦的(這與中國傳統說法「苦口良藥」背道而馳,可見西方科學與中華醫學未必吻合的一面,本文以西方角度為主)。因此研究人員起初認為,氣管有苦味接受體,可能也是為了防止吸入毒素,當苦味接受體受到刺激,氣管肌肉理應收緊;順藤摸瓜,哮喘的其中一個成因,可能就是苦味接受體受到某些污染物的刺激。
然而,當研究人員把氣管肌肉浸在已知帶苦的化學物,肌肉竟然放鬆,完全違背當初的猜想!找來活生生的白老鼠再作試驗,發現這些化學物果然能夠鬆弛老鼠氣管;換句話說,刺激苦味接受體非但不會引致哮喘,還可治療哮喘,其放鬆氣管的功能強於所有已知藥物,將其加進呼吸器,該成治療哮喘的良方。
剛才把我從窒息邊緣挽回的功臣,是那呼吸器的第四口氣,還是涼茶鋪飄來那陣廿四味?
說來有趣,中文的「味」可指氣味(smell)或味道(taste),彷彿暗示兩種感官有着某些關連,今天發現氣管有苦味接受體,將來發現其他味道的接受體也不出奇呢。
回到現實,我坐在股票機前,對升勢變得麻木。現在是香港的下午,亦是加拿大的深夜,生理時鐘還未適應,半睡半醒,眼前影像漸漸模糊……
替大家溫習中學生物科,眼睛有兩種視覺細胞:桿(rod)和錐(cone)。不能分辨顏色的桿細胞負責夜視,能夠分辨顏色的錐細胞負責日間視力,它們把光線化成神經脈衝,經視覺神經傳至腦部的影像分析區域;另一組神經連接眼睛和腦部的生理時鐘,使生理時鐘得知外界的日照周期,調節生理。
1999 年,有人基因改造白老鼠,使其眼睛缺乏桿和錐細胞,老鼠失去視力,但生理時鐘運作正常,換言之,眼睛應該有第三種感光細胞,為生理時鐘提供光線強弱的資訊。
2002 年,終於發現這第三種細胞為何物,是一些能感光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不必太在意這個讀不明的名字,總之是一種非桿亦非錐的感光細胞,專門調校生理時鐘。
視力和生理時鐘,由不同的感光細胞主理,各不相干,對嗎?
人體和金融市場一樣,驚喜頻頻。今年再有發現,視網膜神經節細胞不僅伸延至生理時鐘,還會伸延至一些影像分析區域,即是桿和錐細胞的「專屬」區域。研究人員再找來基因改造的白老鼠,拿走其桿和錐細胞,想不到老鼠單憑神經節細胞,依然能夠視物,儘管其視力稍遜。這實驗結果,未知是否人類適用,但哺乳類身上找到桿和錐以外第三種與視力相關的感光細胞,有點教人意外。以後,遇到沒有桿和錐的白老鼠,也不要輕易稱之為「盲」。
正如見到「量化寬鬆」四個字,不要大條道理以為股市必升,以為通脹必臨。(當然,不升的股市不一定跌,沒有通脹也未必通縮。)金融市場和人體一樣,沒有「必然」這回事。
(2010 年 11 月 9 日 信報副刊)
學術參考:
Deepak A Deshpande, et al. (2010), “Bitter Taste Receptors on Airway Smooth Muscle Bronchodilate by Localized Calcium Signaling and Reverse Obstruction,” Nature Medicine, doi:10.1038/nm.2237
Jennifer L. Ecker, et al. (2010), “Melanopsin-Expressing Retinal Ganglion-Cell Photoreceptors: Cellular Diversity and Role in Pattern Vision,” Neuron 67, 49-60. doi:10.1016/j.neuron.2010.05.023
S. Hattar, et al. (2002), “Melanopsin-Containing Retinal Ganglion Cells: Architecture, Projections, and Intrinsic Photosensitivity,” Science 295, 1065-1070. doi:10.1126/science.1069609
David M. Berson, Felice A. Dunn, Motoharu Takao (2002), “Phototransduction by Retinal Ganglion Cells That Set the Circadian Clock,” Science 295, 1070-1073. doi:10.1126/science.1067262
Melanie S. Freedman, et al. (1999), “Regulation of Mammalian Circadian Behavior by Non-rod, Non-cone, Ocular Photoreceptors,” Science 284, 502-504. doi:10.1126/science.284.5413.502
那什麼 QE2,我不大明白是什麼,只知無論升市跌市,它都是元兇。我的投資策略十分簡單,就是「人棄我取,逆市而行」,近日股市狂升,我偏去拋空,與群眾對着幹。有人說:「你連 QE2 為何物也不懂,不做功課卻去做拋空這種高風險投機,豈非自取滅亡?」我心想,做足功課又怎樣,金融市場複雜異常,什麼才叫做「足」功課?真的做足功課,恐怕一命嗚呼那天還未落場。
話說回頭,拋空的心理壓力不足為外人道。今日,我照常坐在股票機前,市場升勢害得我心跳加快,手心冒汗,忽然胸口一束,哮喘發作,急忙拿出呼吸器,吸一口……沒反應……吸兩口……仍不濟事……吸三口……氣管依然緊閉……為免尷尬,我閉氣跑出街外,正要窒息之際,猛吸第四口亦可能是生命中最後一口氣……神奇地,呼吸頓時舒暢起來,我暗謝神恩。
不知從哪裡飄來一陣廿四味的苦味,原來證劵行隔鄰開了一間涼茶鋪,看來我真的離開此地太久了。
哮喘這個不能根治的病,從小困擾着我,醫生對其成因「支吾其詞」,籠統歸咎於空氣污染、生活壓力、休息不足等「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病因,今天股市給我的壓力,加上還未適應的生理時差,哮喘發作並不出奇。也要多謝現代醫學,未明哮喘成因仍有治標之法;如果醫者參照「做足功課才投資」的忠告,待疾病來龍去脈瞭如指掌才治病,那末根本不用治病,我可能早已一命嗚呼。人體和金融市場一樣,鮮有透徹明瞭這回事,只有跌跌撞撞摸着石頭過河。
半個地球以外,美國巴爾的摩一組研究員,最近有一意外發現,能更有效舒緩哮喘。
舌頭的味蕾,是味覺源頭,由一團感應味道的接受體(receptor)組成,每個接受體只能感應甜、酸、苦、鹹其中一味。味覺接受體應該只在舌頭出現,對嗎?以上所說的意外發現,就是一些氣管肌肉竟然擁有苦味接受體!原來「吃苦」不是舌頭的專利,氣管也可以,但氣管為什麼要「吃苦」呢?科學界一般認為,我們進化出苦的味覺是為了防止進食有毒化學物,事實上,很多毒素亦是帶苦的(這與中國傳統說法「苦口良藥」背道而馳,可見西方科學與中華醫學未必吻合的一面,本文以西方角度為主)。因此研究人員起初認為,氣管有苦味接受體,可能也是為了防止吸入毒素,當苦味接受體受到刺激,氣管肌肉理應收緊;順藤摸瓜,哮喘的其中一個成因,可能就是苦味接受體受到某些污染物的刺激。
然而,當研究人員把氣管肌肉浸在已知帶苦的化學物,肌肉竟然放鬆,完全違背當初的猜想!找來活生生的白老鼠再作試驗,發現這些化學物果然能夠鬆弛老鼠氣管;換句話說,刺激苦味接受體非但不會引致哮喘,還可治療哮喘,其放鬆氣管的功能強於所有已知藥物,將其加進呼吸器,該成治療哮喘的良方。
剛才把我從窒息邊緣挽回的功臣,是那呼吸器的第四口氣,還是涼茶鋪飄來那陣廿四味?
說來有趣,中文的「味」可指氣味(smell)或味道(taste),彷彿暗示兩種感官有着某些關連,今天發現氣管有苦味接受體,將來發現其他味道的接受體也不出奇呢。
回到現實,我坐在股票機前,對升勢變得麻木。現在是香港的下午,亦是加拿大的深夜,生理時鐘還未適應,半睡半醒,眼前影像漸漸模糊……
替大家溫習中學生物科,眼睛有兩種視覺細胞:桿(rod)和錐(cone)。不能分辨顏色的桿細胞負責夜視,能夠分辨顏色的錐細胞負責日間視力,它們把光線化成神經脈衝,經視覺神經傳至腦部的影像分析區域;另一組神經連接眼睛和腦部的生理時鐘,使生理時鐘得知外界的日照周期,調節生理。
1999 年,有人基因改造白老鼠,使其眼睛缺乏桿和錐細胞,老鼠失去視力,但生理時鐘運作正常,換言之,眼睛應該有第三種感光細胞,為生理時鐘提供光線強弱的資訊。
2002 年,終於發現這第三種細胞為何物,是一些能感光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不必太在意這個讀不明的名字,總之是一種非桿亦非錐的感光細胞,專門調校生理時鐘。
視力和生理時鐘,由不同的感光細胞主理,各不相干,對嗎?
人體和金融市場一樣,驚喜頻頻。今年再有發現,視網膜神經節細胞不僅伸延至生理時鐘,還會伸延至一些影像分析區域,即是桿和錐細胞的「專屬」區域。研究人員再找來基因改造的白老鼠,拿走其桿和錐細胞,想不到老鼠單憑神經節細胞,依然能夠視物,儘管其視力稍遜。這實驗結果,未知是否人類適用,但哺乳類身上找到桿和錐以外第三種與視力相關的感光細胞,有點教人意外。以後,遇到沒有桿和錐的白老鼠,也不要輕易稱之為「盲」。
正如見到「量化寬鬆」四個字,不要大條道理以為股市必升,以為通脹必臨。(當然,不升的股市不一定跌,沒有通脹也未必通縮。)金融市場和人體一樣,沒有「必然」這回事。
(2010 年 11 月 9 日 信報副刊)
學術參考:
Deepak A Deshpande, et al. (2010), “Bitter Taste Receptors on Airway Smooth Muscle Bronchodilate by Localized Calcium Signaling and Reverse Obstruction,” Nature Medicine, doi:10.1038/nm.2237
Jennifer L. Ecker, et al. (2010), “Melanopsin-Expressing Retinal Ganglion-Cell Photoreceptors: Cellular Diversity and Role in Pattern Vision,” Neuron 67, 49-60. doi:10.1016/j.neuron.2010.05.023
S. Hattar, et al. (2002), “Melanopsin-Containing Retinal Ganglion Cells: Architecture, Projections, and Intrinsic Photosensitivity,” Science 295, 1065-1070. doi:10.1126/science.1069609
David M. Berson, Felice A. Dunn, Motoharu Takao (2002), “Phototransduction by Retinal Ganglion Cells That Set the Circadian Clock,” Science 295, 1070-1073. doi:10.1126/science.1067262
Melanie S. Freedman, et al. (1999), “Regulation of Mammalian Circadian Behavior by Non-rod, Non-cone, Ocular Photoreceptors,” Science 284, 502-504. doi:10.1126/science.284.5413.502
2010年11月6日 星期六
讓隕石摧毀地球!
這個 Impact Earth! 遊戲滿足你摧毀地球的慾望,你可以控制隕石大小、撞擊角度等變數,試吓怎樣撞才撞得最痛快!
不要學我,我用了:
不要學我,我用了:
隕石直徑 100 米結果在大氣層消耗殆盡,地面也觸不到……隕石直徑可以「重手」一點。
隕石密度 1500 公斤每立方米
撞擊角度 45 度
飛行速度 11 公里每秒
2010年11月4日 星期四
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你認為做得到,便做得到。」
萬聖節剛剛過去,大家玩得開心嗎?有沒有去海洋公園或迪士尼樂園那些「驚嚇當有趣」的冒險之旅?開心的同時,請不要忘記那些「扮鬼扮馬」的員工,他們一晚可能擺上千次「鋪士」供大家拍照,還有眾多緊守崗位的幕後職員,確保樂園設施暢順運作。在萬眾同歡之夜還要上班,做着重覆而呆板的工作(或動作),簡直是意志力的考驗。我知道,因為我有親身經驗;這些經驗,亦教我對意志力這回事有更深層的體會。
數年前,當我還在美國留學的時候,為幫補學費,在一所主題公園當散工。公園有類似「芝麻開門」的環節,要求遊客在門前作一特定手勢,才開門讓遊客入內參觀。我的工作非常簡單,透過門頂的鏡頭看見遊客,按掣開門;多數遊客均懂得「規矩」,故我的本能是按掣居多,一百次看見人影,順利開門佔九十六次,按掣很快成為我的「習慣」,偶然有人做錯手勢,我亦會衝「手」而出按了下去,挽救乏力。
工作守則明言,擔任這崗位,為免分心,不得傾電話。還記得在我受訓的時候,與導師曾有這樣的對話。
「傾電話不可以,打短訊可以嗎?」
「守則沒說不可以,即是可以。」
「兩者都是分心,為什麼有不同處理呢?是不是守則不夠與時並進?」
「非也。兩者是有分別的,一是語言上的分心,一是非語言的。曾有一個實驗,受試者對着電腦屏幕,黃色正方形出現便按掣,紫色正方形出現不得按掣。黃色出現的次數是紫色的雙倍,故受試者不難養成按掣的習慣,不該按時亦按了下去,尤其是當他們分心的時候。實驗採用兩種分散注意力的策略:一組受試者需要不停念着『電腦』二字,這是語言上的分散;另一組左手不斷畫圓圈,這是非語言的分散。結果是『念口簧』的更容易按錯掣。兩者都是分心,但語言的分心效果較顯著。守則不許傾電話,容許打短訊,實是基於最先進的心理學研究。」
這與意志力何干?生活裡很多誘惑,打着人性本能的主意,例如雪糕喚起吃甜的慾望、俊男美女挑起親近異性的衝動等,這些本能反應心理學稱為「impulse」;所謂意志力,就是刻意抗拒 impulse 的能力。在以上實驗和我的工作裡,按掣已成一種 impulse,換言之,按掣不需意志力,不按掣才需意志力。實驗證明,說話分神從而減低意志力的效果,甚於其他。
某年萬聖節晚上,我照常上班,坐在鏡頭前機械式地按掣,偶而打短訊跟朋友聊天,知道他們玩得痛快,我非但沒有難過,反而替自己仍能「沉着按掣」的意志力感到自豪。畢竟,現代社會要向上爬,抗拒誘惑的無比意志是必要條件。
深夜,眼簾低垂,樂園還有兩小時才關門,怎樣抗拒睡魔的誘惑呢?記得員工守則有這樣一條貼士,捉緊拳頭有助提升意志,擊退睡魔,基本上收緊任何肌肉都可以。這並非泛泛之談,是有科學根據的,曾有實驗證明捉緊拳頭可以忍受多一點痛楚,吃少一點零食,多喝一點有益健康但難以入口的涼茶,一言蔽之,「咬緊牙根」不單是成語,還有提升意志的實際功能。
熬多一小時,我的拳頭很累,牙根發軟,看來意志力總有枯竭、總有敵不過生理時鐘的時候。忽然,有人拍我膊頭,原來是好久不見的課堂導師,他不知何時走進控制室。
「今晚辛苦你了。」
「噢,這是份內事,不過我真的倦透,明天考試還未溫習呢。」
「記得受訓時談過意志力嗎?」
「當然記得,不過我已經連續工作了十一小時,意志力不會用完的嗎?」
「意志力用完,只因你認為它會用完。如果你認為它不會用完,它便無窮無盡。」
「你……說什麼?」
「讓我告訴你一次實驗……」
「不要告訴我整個實驗,我已經倦透,大概便可以了。」
「基本上,受試者分兩組,一組認為意志力是有限的,另一組認為意志力無限。他們連續做兩個十分費神的測驗,認為意志力無限那一組在第二個測驗的表現較佳。換言之,只要你認為意志力無限,你的意志力便無限。」
「他們只做兩個測驗,我坐在這裡十一小時,怎能相比?」
來不及聽導師回答,鏡頭閃了一閃,滿是「雪花」,門前的影像看不清了。
我暗自歡喜,自言自語:「機件故障,不如提早關門吧。」
「等一等,只要你認為看得清,你便看得清。又讓我告訴你另一次實驗……」
「又實驗?!?!」
「驗眼用的那些檢查表,頂部有一大楷『E』,然後逐行縮細,細至看不清為止。平時驗眼,一般到達最後兩行便失敗。假如把表格倒轉,從細看起,猜你的視力會進步還是退步?」
「你……說什麼?」
「會進步的,最細那兩行會隱約看得見,因為你沒有『最後兩行大多看不清』的慣性期望。視力和意志力一樣,只要你認為做得到,便做得到。」
我不大明白,也沒關係,看見人影只管按掣便是,反正離關門只有半句鐘。
好不容易熬至下班,回家途中惦掛着明天的考試,今晚應否通宵溫習呢?無論我的意志有多堅強,剛才上班用得七七八八了吧?抑或如導師所言,意志這回事,信有便有?
退一步看,與其把意志力用於重覆呆板、沒有前途的散工,是否應該「咬緊牙根」預早溫習功課?與其用意志力賺取外快,倒不如決意「勒緊褲頭」,樽節開支,專注學業?與其榨盡意志,倒不如認真思考該把意志力用於何時何處。老實說,即使意志力真的無窮無盡,我也不要時刻運用,每秒都靠意志力支撐的生活,太辛苦了。
(2010 年 11 月 2 日 信報副刊)
學術參考:
Iris Hung, Aparna Labroo (2010), “From Firm Muscles to Firm Willpower: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Embodied Cognition in Self-Regula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in press.
Alexa M. Tullett, Michael Inzlicht (2010), “The Voice of Self-Control: Blocking the Inner Voice Increases Impulsive Responding,” Acta Psychologica 135, 252-256.
Veronika Job, Carol S. Dweck, Gregory M. Walton (2010), “Ego Depletion—Is It All in Your Head? Implicit Theories About Willpower Affect Self-Regul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1177/0956797610384745
Ellen Langer, Maja Djikic, Michael Pirson, Arin Madenci, Rebecca Donohue (2010), “Believing Is Seeing: Using Mindlessness (Mindfully) to Improve Visual Acui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1177/0956797610366543
數年前,當我還在美國留學的時候,為幫補學費,在一所主題公園當散工。公園有類似「芝麻開門」的環節,要求遊客在門前作一特定手勢,才開門讓遊客入內參觀。我的工作非常簡單,透過門頂的鏡頭看見遊客,按掣開門;多數遊客均懂得「規矩」,故我的本能是按掣居多,一百次看見人影,順利開門佔九十六次,按掣很快成為我的「習慣」,偶然有人做錯手勢,我亦會衝「手」而出按了下去,挽救乏力。
工作守則明言,擔任這崗位,為免分心,不得傾電話。還記得在我受訓的時候,與導師曾有這樣的對話。
「傾電話不可以,打短訊可以嗎?」
「守則沒說不可以,即是可以。」
「兩者都是分心,為什麼有不同處理呢?是不是守則不夠與時並進?」
「非也。兩者是有分別的,一是語言上的分心,一是非語言的。曾有一個實驗,受試者對着電腦屏幕,黃色正方形出現便按掣,紫色正方形出現不得按掣。黃色出現的次數是紫色的雙倍,故受試者不難養成按掣的習慣,不該按時亦按了下去,尤其是當他們分心的時候。實驗採用兩種分散注意力的策略:一組受試者需要不停念着『電腦』二字,這是語言上的分散;另一組左手不斷畫圓圈,這是非語言的分散。結果是『念口簧』的更容易按錯掣。兩者都是分心,但語言的分心效果較顯著。守則不許傾電話,容許打短訊,實是基於最先進的心理學研究。」
這與意志力何干?生活裡很多誘惑,打着人性本能的主意,例如雪糕喚起吃甜的慾望、俊男美女挑起親近異性的衝動等,這些本能反應心理學稱為「impulse」;所謂意志力,就是刻意抗拒 impulse 的能力。在以上實驗和我的工作裡,按掣已成一種 impulse,換言之,按掣不需意志力,不按掣才需意志力。實驗證明,說話分神從而減低意志力的效果,甚於其他。
某年萬聖節晚上,我照常上班,坐在鏡頭前機械式地按掣,偶而打短訊跟朋友聊天,知道他們玩得痛快,我非但沒有難過,反而替自己仍能「沉着按掣」的意志力感到自豪。畢竟,現代社會要向上爬,抗拒誘惑的無比意志是必要條件。
深夜,眼簾低垂,樂園還有兩小時才關門,怎樣抗拒睡魔的誘惑呢?記得員工守則有這樣一條貼士,捉緊拳頭有助提升意志,擊退睡魔,基本上收緊任何肌肉都可以。這並非泛泛之談,是有科學根據的,曾有實驗證明捉緊拳頭可以忍受多一點痛楚,吃少一點零食,多喝一點有益健康但難以入口的涼茶,一言蔽之,「咬緊牙根」不單是成語,還有提升意志的實際功能。
熬多一小時,我的拳頭很累,牙根發軟,看來意志力總有枯竭、總有敵不過生理時鐘的時候。忽然,有人拍我膊頭,原來是好久不見的課堂導師,他不知何時走進控制室。
「今晚辛苦你了。」
「噢,這是份內事,不過我真的倦透,明天考試還未溫習呢。」
「記得受訓時談過意志力嗎?」
「當然記得,不過我已經連續工作了十一小時,意志力不會用完的嗎?」
「意志力用完,只因你認為它會用完。如果你認為它不會用完,它便無窮無盡。」
「你……說什麼?」
「讓我告訴你一次實驗……」
「不要告訴我整個實驗,我已經倦透,大概便可以了。」
「基本上,受試者分兩組,一組認為意志力是有限的,另一組認為意志力無限。他們連續做兩個十分費神的測驗,認為意志力無限那一組在第二個測驗的表現較佳。換言之,只要你認為意志力無限,你的意志力便無限。」
「他們只做兩個測驗,我坐在這裡十一小時,怎能相比?」
來不及聽導師回答,鏡頭閃了一閃,滿是「雪花」,門前的影像看不清了。
我暗自歡喜,自言自語:「機件故障,不如提早關門吧。」
「等一等,只要你認為看得清,你便看得清。又讓我告訴你另一次實驗……」
「又實驗?!?!」
「驗眼用的那些檢查表,頂部有一大楷『E』,然後逐行縮細,細至看不清為止。平時驗眼,一般到達最後兩行便失敗。假如把表格倒轉,從細看起,猜你的視力會進步還是退步?」
「你……說什麼?」
「會進步的,最細那兩行會隱約看得見,因為你沒有『最後兩行大多看不清』的慣性期望。視力和意志力一樣,只要你認為做得到,便做得到。」
我不大明白,也沒關係,看見人影只管按掣便是,反正離關門只有半句鐘。
好不容易熬至下班,回家途中惦掛着明天的考試,今晚應否通宵溫習呢?無論我的意志有多堅強,剛才上班用得七七八八了吧?抑或如導師所言,意志這回事,信有便有?
退一步看,與其把意志力用於重覆呆板、沒有前途的散工,是否應該「咬緊牙根」預早溫習功課?與其用意志力賺取外快,倒不如決意「勒緊褲頭」,樽節開支,專注學業?與其榨盡意志,倒不如認真思考該把意志力用於何時何處。老實說,即使意志力真的無窮無盡,我也不要時刻運用,每秒都靠意志力支撐的生活,太辛苦了。
(2010 年 11 月 2 日 信報副刊)
學術參考:
Iris Hung, Aparna Labroo (2010), “From Firm Muscles to Firm Willpower: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Embodied Cognition in Self-Regula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in press.
Alexa M. Tullett, Michael Inzlicht (2010), “The Voice of Self-Control: Blocking the Inner Voice Increases Impulsive Responding,” Acta Psychologica 135, 252-256.
Veronika Job, Carol S. Dweck, Gregory M. Walton (2010), “Ego Depletion—Is It All in Your Head? Implicit Theories About Willpower Affect Self-Regul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1177/0956797610384745
Ellen Langer, Maja Djikic, Michael Pirson, Arin Madenci, Rebecca Donohue (2010), “Believing Is Seeing: Using Mindlessness (Mindfully) to Improve Visual Acui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1177/0956797610366543
tags:
信報,
psychology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