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諷刺的是,這個指數根本不是量度快樂。它的網站首頁劈頭第一句便說:
The Happy Planet Index reveals the ecological efficiency with which human well-being is delivered.詳盡一點的 About 頁,第二段開頭:
The Index doesn't reveal the ‘happi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It shows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with which nations convert the planet's natural resources into long and happy lives for their citizens.不知道是記者工作的 efficiency 低至連一兩篇網頁也沒法審閱,還是 efficiency 高到對 efficiency 這個字視而不見。這個指數是一條小學生都識計的除數:
α 和 β 是常數,一些統計學的伎倆,前者防止分母對整個計算的影響過大(特別是分母數值小的時候),後者只是一個 scaling factor,把指數值規限在 0 至 100 之間。香港學生最擅長討好制度拿高分;要拿 HPI 高分,一是分子超大,一是分母超細,最好當然兩者兼備。香港排名低代表什麼,單看指數很難說。我只知道,快樂不是用這個指數衡量的,「Happy Planet Index」這個名稱沒有誤導,它是指我們的地球 happy 與否,不是我們自己 happy 與否。自私的人類,永遠只顧自己 happy,卻不知道只有地球 happy,我們才可天長地久地 happy 下去。看見諸如「全球快樂指數」、「星球快樂指數」、「全球幸福指數」等不倫不類、似是而非的翻譯,地球 happy 才怪。
看看指數的組成。Life Expectancy 有客觀的統計數據,不用多說。Life Satisfaction 怎樣量度呢?讓我問你:All things considered, how satisfied are you with your life as a whole these days? 以數字回答,0 代表不滿意,10 代表滿意;某國的 Life Satisfaction 就是所有國內受訪者的平均。這麼簡單,是否過份兒戲?其實這是心理學和發展經濟學一直以來的課題。發展一國經濟的「目的」是什麼?要國民過「快樂」的生活,相信無人有異議。戰後至今,人均 GDP 是一國發展的不二指標,然而這個指標未必與經濟發展的原本目的吻合,金錢不能換來快樂之餘,盲目追求 GDP 增長而妄顧環境和人民福祉的例子也不鮮見。聯合國的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便嘗試以多角度衡量一國的發展狀況,涵蓋包括人均壽命和教育普及程度等因素。
然而,所有以外在數據衡量經濟發展的模型,內裡永遠隱含一個假設,就是得分愈高,人民便愈「快樂」。究竟,有冇人真係問過你快樂唔快樂?這種純粹主觀的內在感受,學者稱為 subjective well-being,只有透過訪問才能得到答案。由於語言、文化各地不同,情緒因時而異,訪問必須設計得很有技巧,方能得出一些可供比較和分析的答案。同時,學者會把調查的主觀感受和客觀條件對照,確保誘出的答案不致遠離現實。
總而言之,怎樣探視一群人的 Life Satisfaction 已經多年研究,以上那條看似兒戲的問題背後,其實包含眾多學者的智慧。樂而命短,是可惜;愁而命長,是可悲。因此指數的分子是壽命乘以快樂,缺一不可,作為人民福祉的指標。此指標又稱 Happy Life Year (HLY) ,這概念 1996 年便有學者以一篇五十八頁的鴻文提出[1]。兩個數字一個乘號,簡單,卻不「求其事旦」。(注意,為方便受訪者回應,Life Satisfaction 在訪問中是由 0 至 10;但計算 HLY 的時候,Life Satisfaction 是由 0 至 1,換算時只要把前者除以 10,這是 HLY 從不過百的原因。)
分母那個又是什麼「腳印」?我們的日常所需,追本溯源,都是來自土地的產出;我們排出的廢物,最終也是歸於塵土。Ecological Footprint 是指需要多少土地才能生產我們的日常所需和吸納我們排出的廢物。香港的人均 Ecological Footprint 是 5.7 公頃,即是每人需要 5.7 公頃土地支持我們現時的生活模式,根據 HPI 報告的說法,這是 unsustainable 的,因為全球每人只可分到 2.1 公頃土地。若果所有地球人都像香港人這樣生活,我們需要 2.7 個地球。中國的人均「腳印」為 2.1 公頃,恰好 sustainable,可是隨著經濟繼續發展,人均「腳印」只會增大。無獨有偶,「生態腳印」這概念也是 1996 年出現,還有一本百多頁的書作解述[2];一個簡單數字的來由殊不簡單。
圖一列出人均 GDP 跟 HLY 的關係。人均 GDP 一萬美元以下,金錢帶來快樂的效果非常明顯;以上,效果仍在,只是遞減。個別情況作不得準,但總的來說,金錢的確可以換來快樂。下表顯示,東亞地區之中,香港人均 GDP 最高,Life Satisfaction 最高,HLY 最高,Life Expectancy 僅次於日本。誰說我們不快樂?
香港不能名列前茅,只因 HPI 要求的不僅是快樂,而是有效地運用自然資源來製造快樂;我們排八十四,不是因為愁雲慘霧,而是消耗物質過多。圖二最能表達 HPI 的精髓,水平軸是人均 Ecological Footprint(單位 gha 是 global hectare 的意思),垂直軸是 HLY,記得 HPI 是後者除以前者,故圖左上角是最理想的部份(主辦機構引進了三色標記,愈綠愈好,愈紅愈差)。跟東亞其他地區比較,香港的確離「綠地」較遠;但跟歐美比較,香港一點也不差。
HPI 近數年才出現,主辦機構根據其他相關數據推斷其歷史值,遠至 1990 年,列於圖三。記著,每個國家或地區都應該盡量使其國民享受更加快樂而 sustainable 的生活,以此標準,其於圖中的理想軌跡應該是不斷向左上方移動。觀圖,讀者可發現一個令人憂心的現象?美國和中國這兩大國,近十數年來,雖然 GDP 不斷長進,人均消耗的資源也愈來愈多,但其國民並沒因此而感到更快樂;從 1990 至 2005 年,兩國均是向右下方,而非左上方移動。
搵多咗錢,買多咗嘢,但係又無開心咗,為乜?我當然沒有答案。然而,細心的讀者,有否發覺圖一和圖三表達著兩個相互矛盾的訊息?圖一表示愈多金錢愈快樂,圖三的中美兩國則是金錢換不到快樂的樣版。究竟,金錢是否等於快樂?我有三個回應。第一,圖一只是一個概況,個別情況有誤差絕不出奇;第二,這是一個學者發現已久的現象,也是兩項不同的研究(一是比較國與國之間的快樂程度,一是國內的快樂程度與經濟增長的關係),雖有關聯,卻不可相提並論;第三,其實圖一告訴我們的只是金錢與快樂的 correlation,並非 causation。舉例,泳池愈多人的日子,溫度計的酒精升得愈高,究竟是泳池人多導致酒精升高,還是酒精升高導致泳池人多,抑或兩者並非因果,而是由第三件事同時引發?察看圖一便認定金錢是快樂之源,太魯莽了;同一幅圖,說成「因為快樂,所以有錢」也可以。這個 correlation 因何出現,跟眾多社會現象一樣,只有理論,未有肯定答案。
對於那些有錢沒快樂的人,我以 Lexus 的廣告結尾 - Whoever said money can't buy happiness isn't spending it right。祝各位有錢又快樂。
(2009 年 7 月 22 日 信報副刊)
References:
[1] Veenhoven R (1996), Happy life expectancy: A comprehensive measure of quality-of-life in nation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9:1-58. [Abstract]
[2] Wackernagel M and Rees W (1996)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 (Gabriola Island, Canada: New Society Publishers).
seeing the charts it reminds me of a TED talk by Hans Rosling http://www.ted.com/talks/hans_rosling_shows_the_best_stats_you_ve_ever_seen.html
回覆刪除and the software he mentioned: gapminder.org. very interesting!
( : your 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