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Bull 給你一對翼,這片段給你三隻手……
說明腦袋對自身的認知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結合所有感官,形成一幅 coherent 的 body plan。
這類實驗中,十多年前發現的 rubber hand illusion 是經典……
去年六月〈虛擬現實變現實〉一文提及這個……
Source: New Scientist
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
2011年2月27日 星期日
省可敵國
去月說過美國「州可敵國」,當時還揶揄中國國力「未到家」。
The Economist 好像聽到我的說話,昨天刊出一幅中國省份圖及其相應國家,原來中國也是「省可敵國」。它是一幅 interactive flash,本想 embed 入這裡,可惜面積太大,縮細又失敗,唯有 screen-capture 給大家看,有興趣可以點擊下圖,到經濟學人網站親自玩一玩。
The Economist 好像聽到我的說話,昨天刊出一幅中國省份圖及其相應國家,原來中國也是「省可敵國」。它是一幅 interactive flash,本想 embed 入這裡,可惜面積太大,縮細又失敗,唯有 screen-capture 給大家看,有興趣可以點擊下圖,到經濟學人網站親自玩一玩。
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硬盤壟斷了我們的記憶,互聯網壟斷了我們的連繫
現代社會資訊泛濫,眾所周知,但究竟有多泛濫呢?最近兩位學者廣徵博引,作了一些估算,這裡與大家分享。
1986 年,全球儲存的資訊若平均攤分,相等於每人擁有 539 MB,小於一隻 CD 的容量(730 MB)。1993 年升至每人四隻 CD,2000 年十二隻,2007 年六十一隻。收集 2007 年所有 CD,每隻 1.2 毫米厚,逐隻疊高,高度超過月球。
人均資訊儲存量每七年以三至五倍增長,現距 2007 年已有三載之久,假設趨勢持續,你我今日不難分得過百隻 CD。
兩位學者治學嚴謹,分析包羅萬有,不僅涵蓋大家熟悉的數碼載體(硬盤、CD、DVD、「手指」、記憶卡等),還不忘一眾舊式的「前數碼」科技,如報紙、書籍、電影菲林、相片、X 光片、黑膠唱片、卡式錄音帶、錄影帶等。
猜一猜,1986 年哪種媒介儲存的資訊總量最大?錄影帶、黑膠唱片、卡式錄音帶、相片?報紙?
答案:錄影帶,載着所有資訊的 58%,即全球超過一半的資訊都是「蘊藏」在錄影帶裡。黑膠唱片載着 14%,卡式帶 12%,相片 8%。報紙不提也罷,只有 0.23%,書籍更少。論資訊量,印刷術鬥不過電子媒介。(要分清「電子」和「數碼」,錄影帶、錄音帶和唱片都是「電子」,卻並非「數碼」。今時今日差不多所有「電子」產品都是「數碼」,故很易混淆。)
九十年代,CD 取代黑膠唱片和錄音帶,個人電腦亦逐漸普及,錄影帶暫時未有替代品。2000 年左右,互聯網興起,看來數碼科技執牛耳之日不遠。再猜一猜,2000 年哪種媒介儲存的資訊總量最大?硬盤、CD、錄影帶?
答案:錄影帶,是驚人的 71%。CD 佔 10%,硬盤才 6.1%,所有數碼載體佔全球資訊儲存量只 25%。
近五、六年,數碼錄像和 DVD 興起,傳統錄影帶的地位遲早動搖,問題是動搖得有多快,像突尼斯和埃及的急轉直下,還是如北韓和古巴遲遲「死唔去」?又猜一猜,2007 年哪種媒介儲存的資訊總量最大?硬盤、CD、DVD、錄影帶?
答案:硬盤,52%,相對於七年前升幅驚人。DVD 這後起之秀佔 21%,CD 降至 6.4%,錄影帶呢?只有 6%,不及七年前的十分一,慘不忍睹。不能逃避一個結論,數碼錄像的最大受害者是傳統錄影帶,最大得益者是硬盤,兩者命運逆轉既急且快,可能是科技史上最「壯觀」的。
現在看看傳訊科技。研究把傳訊分為兩種:單向的廣播(broadcasting)和雙向的通訊(telecommunication)。1986 至 2007 年間,廣播的資訊量上升了四倍,這卻未必代表消費者收聽或收看的資訊多了四倍,事實上,我們看電視或聽收音機的時間多年來變化不大,約為每天兩小時四十五分鐘。數碼廣播剛剛興起,2007 年只佔所有廣播資訊量的四分一,換句話說,傳統的非數碼廣播依然主導。廣播科技牽涉巨大投資和法例監管,汰舊換新理應較慢,新舊交替的「場面」肯定沒有錄影帶一落千丈的震撼。
雙向通訊方面,猜一猜,1986 年郵遞資訊佔通訊總量多少?當時唯一對手差不多只有固網電話(流動電話未成氣候),說話比手寫無疑方便快捷得多,長途電話卻十分昂貴,郵遞佔當時的通訊份額多少?1%?多啲?少啲?
答案:0.34%,其餘是固網電話的天下。流動電話和互聯網雖已誕生,但資訊量未及郵遞,不說也罷。
轉眼二十多年,2007 年流動電話和互聯網已經成熟,搶去多少固網電話的天下?固網電話、流動電話、互聯網在通訊世界是不是鼎足三立?
答案:不是,互聯網負責 96% 的通訊流量,流動電話 2%,固網電話 1.5%,郵遞 0.0016%(由於進位,加起來不足一百)。互聯網與固網電話的對調,跟硬盤和錄影帶的情況不一樣。數碼錄像興起,錄影帶被淘汰掉,硬盤取而代之成為儲存影像的主要媒介,今日想找一輯錄影帶,難矣;互聯網興起,並沒有(還未)取代固網電話,後者的通訊份額急降,歸因於前者的用量以幾何級數上升,套進日常生活,固網電話仍然是生活一部分,卻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互聯網不僅是生活一部分,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流動電話通訊量雖然超越固網電話,暫時未見能夠完全取代,固網電話的通話質素始終較穩定,辦公室亦不見得會放棄固網電話。另外值得一提的趨勢是流動電話的數據通訊量在 2007 年已經超越其話音通訊,這可說是智能手機興起的又一提示,手機不再是單純的通話工具,更似一部隨身攜帶的私人電腦。
最後看看全球電腦的運算能力,這裡「電腦」的定義包括個人電腦、伺服器、枱頭計算機、手機、我家中那部 Wii 和你手中那部 PSP。
回想 1986 年,當時很多銀行已經採用舊式主機(mainframe)作伺服器,個人電腦剛剛興起,數學會考也容許每位考生攜帶一部計算機。猜一猜,1986 年哪種電腦作了最多運算?伺服器、個人電腦、計算機?
答案:計算機,41%。個人電腦 33%,伺服器 17%。古語云「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全港中學生的計算機加起來,可能勝過匯豐銀行的主機呢!
計算機雖然普及,礙於其用途單純,運算力遲早給其他較多用途的電子產品趕過。2007 年,每人帶備一至兩部手機,街上經常見人捧着 PSP 玩個不停,多數家庭擁有至少一部電腦,再加個什麼 Xbox、Wii 或 PS3,那些遊戲機不是「省油的燈」,內裡動輒藏着不知多少個處理器,運算力不容忽視。2007 年哪種電腦作了最多運算?個人電腦、手機、遊戲機?
答案:個人電腦,66%。遊戲機 25%,手機 6%。現距 2007 年短短三年,iPhone 和一眾智能手機的普及程度遠超原來想像,我相信手機的運算份額接近、甚至略破一成並不出奇,其他運算器怎樣分佈,我沒有水晶球,你的估計與我的估計差不多。
不經不覺,替大家重溫了過去二十多年資訊科技的變遷。現在回望,真的很難想像二十多年前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互聯網的世界,是個怎麼的模樣。那些沒有硬盤作記憶、沒有互聯網作連繫的日子,我已忘記了怎樣的過。
(2011 年 2 月 23 日 信報副刊)
學術參考:
Martin Hilbert, Priscila López (2011), “The World’s Technological Capacity to Store, Communicate, and Compute Information,” Science. doi:10.1126/science.1200970
1986 年,全球儲存的資訊若平均攤分,相等於每人擁有 539 MB,小於一隻 CD 的容量(730 MB)。1993 年升至每人四隻 CD,2000 年十二隻,2007 年六十一隻。收集 2007 年所有 CD,每隻 1.2 毫米厚,逐隻疊高,高度超過月球。
人均資訊儲存量每七年以三至五倍增長,現距 2007 年已有三載之久,假設趨勢持續,你我今日不難分得過百隻 CD。
兩位學者治學嚴謹,分析包羅萬有,不僅涵蓋大家熟悉的數碼載體(硬盤、CD、DVD、「手指」、記憶卡等),還不忘一眾舊式的「前數碼」科技,如報紙、書籍、電影菲林、相片、X 光片、黑膠唱片、卡式錄音帶、錄影帶等。
猜一猜,1986 年哪種媒介儲存的資訊總量最大?錄影帶、黑膠唱片、卡式錄音帶、相片?報紙?
答案:錄影帶,載着所有資訊的 58%,即全球超過一半的資訊都是「蘊藏」在錄影帶裡。黑膠唱片載着 14%,卡式帶 12%,相片 8%。報紙不提也罷,只有 0.23%,書籍更少。論資訊量,印刷術鬥不過電子媒介。(要分清「電子」和「數碼」,錄影帶、錄音帶和唱片都是「電子」,卻並非「數碼」。今時今日差不多所有「電子」產品都是「數碼」,故很易混淆。)
九十年代,CD 取代黑膠唱片和錄音帶,個人電腦亦逐漸普及,錄影帶暫時未有替代品。2000 年左右,互聯網興起,看來數碼科技執牛耳之日不遠。再猜一猜,2000 年哪種媒介儲存的資訊總量最大?硬盤、CD、錄影帶?
答案:錄影帶,是驚人的 71%。CD 佔 10%,硬盤才 6.1%,所有數碼載體佔全球資訊儲存量只 25%。
近五、六年,數碼錄像和 DVD 興起,傳統錄影帶的地位遲早動搖,問題是動搖得有多快,像突尼斯和埃及的急轉直下,還是如北韓和古巴遲遲「死唔去」?又猜一猜,2007 年哪種媒介儲存的資訊總量最大?硬盤、CD、DVD、錄影帶?
答案:硬盤,52%,相對於七年前升幅驚人。DVD 這後起之秀佔 21%,CD 降至 6.4%,錄影帶呢?只有 6%,不及七年前的十分一,慘不忍睹。不能逃避一個結論,數碼錄像的最大受害者是傳統錄影帶,最大得益者是硬盤,兩者命運逆轉既急且快,可能是科技史上最「壯觀」的。
現在看看傳訊科技。研究把傳訊分為兩種:單向的廣播(broadcasting)和雙向的通訊(telecommunication)。1986 至 2007 年間,廣播的資訊量上升了四倍,這卻未必代表消費者收聽或收看的資訊多了四倍,事實上,我們看電視或聽收音機的時間多年來變化不大,約為每天兩小時四十五分鐘。數碼廣播剛剛興起,2007 年只佔所有廣播資訊量的四分一,換句話說,傳統的非數碼廣播依然主導。廣播科技牽涉巨大投資和法例監管,汰舊換新理應較慢,新舊交替的「場面」肯定沒有錄影帶一落千丈的震撼。
雙向通訊方面,猜一猜,1986 年郵遞資訊佔通訊總量多少?當時唯一對手差不多只有固網電話(流動電話未成氣候),說話比手寫無疑方便快捷得多,長途電話卻十分昂貴,郵遞佔當時的通訊份額多少?1%?多啲?少啲?
答案:0.34%,其餘是固網電話的天下。流動電話和互聯網雖已誕生,但資訊量未及郵遞,不說也罷。
轉眼二十多年,2007 年流動電話和互聯網已經成熟,搶去多少固網電話的天下?固網電話、流動電話、互聯網在通訊世界是不是鼎足三立?
答案:不是,互聯網負責 96% 的通訊流量,流動電話 2%,固網電話 1.5%,郵遞 0.0016%(由於進位,加起來不足一百)。互聯網與固網電話的對調,跟硬盤和錄影帶的情況不一樣。數碼錄像興起,錄影帶被淘汰掉,硬盤取而代之成為儲存影像的主要媒介,今日想找一輯錄影帶,難矣;互聯網興起,並沒有(還未)取代固網電話,後者的通訊份額急降,歸因於前者的用量以幾何級數上升,套進日常生活,固網電話仍然是生活一部分,卻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互聯網不僅是生活一部分,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流動電話通訊量雖然超越固網電話,暫時未見能夠完全取代,固網電話的通話質素始終較穩定,辦公室亦不見得會放棄固網電話。另外值得一提的趨勢是流動電話的數據通訊量在 2007 年已經超越其話音通訊,這可說是智能手機興起的又一提示,手機不再是單純的通話工具,更似一部隨身攜帶的私人電腦。
最後看看全球電腦的運算能力,這裡「電腦」的定義包括個人電腦、伺服器、枱頭計算機、手機、我家中那部 Wii 和你手中那部 PSP。
回想 1986 年,當時很多銀行已經採用舊式主機(mainframe)作伺服器,個人電腦剛剛興起,數學會考也容許每位考生攜帶一部計算機。猜一猜,1986 年哪種電腦作了最多運算?伺服器、個人電腦、計算機?
答案:計算機,41%。個人電腦 33%,伺服器 17%。古語云「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全港中學生的計算機加起來,可能勝過匯豐銀行的主機呢!
計算機雖然普及,礙於其用途單純,運算力遲早給其他較多用途的電子產品趕過。2007 年,每人帶備一至兩部手機,街上經常見人捧着 PSP 玩個不停,多數家庭擁有至少一部電腦,再加個什麼 Xbox、Wii 或 PS3,那些遊戲機不是「省油的燈」,內裡動輒藏着不知多少個處理器,運算力不容忽視。2007 年哪種電腦作了最多運算?個人電腦、手機、遊戲機?
答案:個人電腦,66%。遊戲機 25%,手機 6%。現距 2007 年短短三年,iPhone 和一眾智能手機的普及程度遠超原來想像,我相信手機的運算份額接近、甚至略破一成並不出奇,其他運算器怎樣分佈,我沒有水晶球,你的估計與我的估計差不多。
不經不覺,替大家重溫了過去二十多年資訊科技的變遷。現在回望,真的很難想像二十多年前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互聯網的世界,是個怎麼的模樣。那些沒有硬盤作記憶、沒有互聯網作連繫的日子,我已忘記了怎樣的過。
(2011 年 2 月 23 日 信報副刊)
學術參考:
Martin Hilbert, Priscila López (2011), “The World’s Technological Capacity to Store, Communicate, and Compute Information,” Science. doi:10.1126/science.1200970
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一斤鐵重還是一斤棉花重?
為了找尋答案,我決定親身做實驗。家裡沒有鐵,於是找來一隻奇異果,磅一磅,重 120 克。家裡也沒有棉花,但有舊報紙,順手拈來放到磅上,加加減減湊好 120 克,用膠紙綑作一團,成了一個報紙球,再磅一磅,確保依然 120 克。
在我面前,一隻 120 克的奇異果和一個 120 克的報紙球,哪個較重?
右手拿起奇異果,左手拿起報紙球……奇怪,怎麼奇異果感覺較重?
試試換手,奇異果在左手,報紙球在右手,奇異果依然較重。
把奇異果放回磅上,120 克。把報紙球放回磅上,也是 120 克。
信磅,還是信感覺?
奇異果長兩吋半,報紙球直徑六吋,兩件物件重量相等,較大那件感覺較輕,這是一個經典錯覺,size-weight illusion。用心理學的說法,這是一個非常「robust」或「compelling」的錯覺,意指明知重量相等,抗拒卻是「有心無力」,物件放在手中,較大那件顯得較輕的錯覺揮之不去,若非有磅為證,很難相信兩者重量相當。
很明顯,雙手所感覺到的,不僅是物件的重量,而是體積和重量的結合。
蒙着雙眼,看不見物件大小,錯覺還存在嗎?還存在,因為單憑手感也能感覺物體大小。
用繩吊着物件,不讓雙手直接觸碰,且蒙上眼睛,錯覺應該消失了吧?還存在,因為物件的搖晃泄露了它的大小。(雙手對此非常敏感,不信可以試試看。)
要完全隔絕體積的資訊,有兩個方法。一,使用滑輪或槓桿,搖晃的傳送便中斷。二,把物體放進一條大小適中的垂直管子,限制其搖晃。這樣,在對物件大小毫無提示的情況下(不要忘記蒙上雙眼),我們才能「心無旁騖」地感受物體的真正重量,size-weight illusion 的錯覺才告消失。
然而,我不服氣,為何我一定是「錯」?磅不可以「錯」的嗎?全世界的磅都說一斤鐵和一斤棉花一樣咁重,全世界的人都覺得一斤鐵重過一斤棉花,頂多勝負未分,怎麼人自認是「錯」?
執筆時,穆巴拉克剛剛自願下台,埃及亂局稍定,還記得早前兩派人馬街頭對峙,互擲石塊,我在想:何來這麼多石頭?後來看見一幀新聞照片,原來有人把大片馬路的石屎砸爛成塊,用來投擲。不難想像,示威者撿拾石塊時,一定會用手來枰一枰,揀選擲得最遠的。他們手枰石塊,跟我手枰奇異果和報紙球的動作如出一轍,兩者是不是有些關連?
根據一些學者的說法,遠距離投擲是人類獨有的本領。猩猩和猴子懂得投物,但距離很短,自然界沒有動物能夠像我們一樣,把籃球從己方的籃底傳至敵方的半場,或如棒球的外野手把球擲回本壘,又或如長毛向特首掟蕉等等。投擲給我們遠距離攻擊的能力,讓史前人類能夠獵殺大型動物,幫助人類征服自然廣佈全球。投擲的第一步,是揀選最佳的可擲物,所謂「最佳」,不外乎擲得最遠,既然投擲於生存這樣重要,揀選最佳可擲物是不是我們本能的一部分?
試想像,你面前放了六個體積相約的奇異果模型,一個木造,一個鐵造,一個銅造,一個鋁造,一個鉛造,一個銀造,你能否揀選哪個擲得最遠?再來六個牛油果模型,體積相約,重量不一,你又能否揀選哪個擲得最遠?以上情形改編自一個研究,那研究已經證明人有這種能力,在投擲之前已經大概知道最佳重量。最佳重量並非一成不變,而是跟隨體積調節,體積愈大最佳重量愈大;以投擲而言,最理想的牛油果(模型)一定重過最理想的奇異果(模型),因為牛油果(模型)一定大過奇異果(模型)。(以下省略「模型」二字。)
Size-weight illusion 說,假如兩者同等重量,牛油果感覺較輕。換個說法,若要感覺一樣重,牛油果必須重於奇異果。
神奇的是,最理想的牛油果與最理想的奇異果感覺恰好一樣重(是「感覺」一樣重,實際上當然牛油果較重),這是最近一次研究的結果。是次研究證明,所有最適合投擲的物體,重量感一致。Size-weight illusion 原來是有功能的,人只要認定一個重量感,便能不論體積、不論重量揀出最適合投擲的物件。雙手提供的重量感,並不是重量,而是物件的「可擲性」。
Size-weight illusion 這錯覺,其實並沒有「錯」,手與磅根本是在量度不同的東西。
一斤鐵重還是一斤棉花重?
磅說:「一樣咁重。」
手說:「用嚟掟人?梗係一斤鐵啦!」
手和磅根本就在不同的頻道,或在不同的 level。
(2011 年 2 月 16 日 信報副刊)
學術參考:
Qin Zhu, Geoffrey P. Bingham (2010), “Human Readiness to Throw: The Size-Weight Illusion Is Not An Illusion when Picking the Best Objects to Throw,”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doi:10.1016/j.evolhumbehav.2010.11.005
D. J. Murray, R. R. Ellis, C. A. Bandomir, H. E. Ross (1999), “Charpentier (1891) on the Size-Weight Illusion,”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61, 1681–1685.
R. R. Ellis, S. J. Lederman (1993), “The Role of Haptic Versus Visual Volume Cues in the Size-Weight Illusion,”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53, 315–324.
Geoffrey P. Bingham, R. C. Schmidt, Lawrence D. Rosenblum (1989), “Hefting for a Maximum Distance Throw: A Smart Perceptual Mechanis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5, 507-528.
在我面前,一隻 120 克的奇異果和一個 120 克的報紙球,哪個較重?
右手拿起奇異果,左手拿起報紙球……奇怪,怎麼奇異果感覺較重?
試試換手,奇異果在左手,報紙球在右手,奇異果依然較重。
把奇異果放回磅上,120 克。把報紙球放回磅上,也是 120 克。
信磅,還是信感覺?
***
奇異果長兩吋半,報紙球直徑六吋,兩件物件重量相等,較大那件感覺較輕,這是一個經典錯覺,size-weight illusion。用心理學的說法,這是一個非常「robust」或「compelling」的錯覺,意指明知重量相等,抗拒卻是「有心無力」,物件放在手中,較大那件顯得較輕的錯覺揮之不去,若非有磅為證,很難相信兩者重量相當。
很明顯,雙手所感覺到的,不僅是物件的重量,而是體積和重量的結合。
蒙着雙眼,看不見物件大小,錯覺還存在嗎?還存在,因為單憑手感也能感覺物體大小。
用繩吊着物件,不讓雙手直接觸碰,且蒙上眼睛,錯覺應該消失了吧?還存在,因為物件的搖晃泄露了它的大小。(雙手對此非常敏感,不信可以試試看。)
要完全隔絕體積的資訊,有兩個方法。一,使用滑輪或槓桿,搖晃的傳送便中斷。二,把物體放進一條大小適中的垂直管子,限制其搖晃。這樣,在對物件大小毫無提示的情況下(不要忘記蒙上雙眼),我們才能「心無旁騖」地感受物體的真正重量,size-weight illusion 的錯覺才告消失。
然而,我不服氣,為何我一定是「錯」?磅不可以「錯」的嗎?全世界的磅都說一斤鐵和一斤棉花一樣咁重,全世界的人都覺得一斤鐵重過一斤棉花,頂多勝負未分,怎麼人自認是「錯」?
***
執筆時,穆巴拉克剛剛自願下台,埃及亂局稍定,還記得早前兩派人馬街頭對峙,互擲石塊,我在想:何來這麼多石頭?後來看見一幀新聞照片,原來有人把大片馬路的石屎砸爛成塊,用來投擲。不難想像,示威者撿拾石塊時,一定會用手來枰一枰,揀選擲得最遠的。他們手枰石塊,跟我手枰奇異果和報紙球的動作如出一轍,兩者是不是有些關連?
根據一些學者的說法,遠距離投擲是人類獨有的本領。猩猩和猴子懂得投物,但距離很短,自然界沒有動物能夠像我們一樣,把籃球從己方的籃底傳至敵方的半場,或如棒球的外野手把球擲回本壘,又或如長毛向特首掟蕉等等。投擲給我們遠距離攻擊的能力,讓史前人類能夠獵殺大型動物,幫助人類征服自然廣佈全球。投擲的第一步,是揀選最佳的可擲物,所謂「最佳」,不外乎擲得最遠,既然投擲於生存這樣重要,揀選最佳可擲物是不是我們本能的一部分?
試想像,你面前放了六個體積相約的奇異果模型,一個木造,一個鐵造,一個銅造,一個鋁造,一個鉛造,一個銀造,你能否揀選哪個擲得最遠?再來六個牛油果模型,體積相約,重量不一,你又能否揀選哪個擲得最遠?以上情形改編自一個研究,那研究已經證明人有這種能力,在投擲之前已經大概知道最佳重量。最佳重量並非一成不變,而是跟隨體積調節,體積愈大最佳重量愈大;以投擲而言,最理想的牛油果(模型)一定重過最理想的奇異果(模型),因為牛油果(模型)一定大過奇異果(模型)。(以下省略「模型」二字。)
Size-weight illusion 說,假如兩者同等重量,牛油果感覺較輕。換個說法,若要感覺一樣重,牛油果必須重於奇異果。
神奇的是,最理想的牛油果與最理想的奇異果感覺恰好一樣重(是「感覺」一樣重,實際上當然牛油果較重),這是最近一次研究的結果。是次研究證明,所有最適合投擲的物體,重量感一致。Size-weight illusion 原來是有功能的,人只要認定一個重量感,便能不論體積、不論重量揀出最適合投擲的物件。雙手提供的重量感,並不是重量,而是物件的「可擲性」。
Size-weight illusion 這錯覺,其實並沒有「錯」,手與磅根本是在量度不同的東西。
***
一斤鐵重還是一斤棉花重?
磅說:「一樣咁重。」
手說:「用嚟掟人?梗係一斤鐵啦!」
手和磅根本就在不同的頻道,或在不同的 level。
(2011 年 2 月 16 日 信報副刊)
學術參考:
Qin Zhu, Geoffrey P. Bingham (2010), “Human Readiness to Throw: The Size-Weight Illusion Is Not An Illusion when Picking the Best Objects to Throw,”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doi:10.1016/j.evolhumbehav.2010.11.005
D. J. Murray, R. R. Ellis, C. A. Bandomir, H. E. Ross (1999), “Charpentier (1891) on the Size-Weight Illusion,”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61, 1681–1685.
R. R. Ellis, S. J. Lederman (1993), “The Role of Haptic Versus Visual Volume Cues in the Size-Weight Illusion,”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53, 315–324.
Geoffrey P. Bingham, R. C. Schmidt, Lawrence D. Rosenblum (1989), “Hefting for a Maximum Distance Throw: A Smart Perceptual Mechanis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5, 507-528.
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滯留車廂的快樂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車門關上,她站在月台向我揮手。
機場快線列車徐徐開動,緊扣的眼神跟着轉移,直至車站的牆把我們隔開。今次,會不會是她最後一次送機?
她的眼神,帶着絲絲不捨,也帶點鬆一口氣的抒懷。不捨,因為我到外地工幹,數週不回;抒懷,因為我不在家,沒人識穿她那滿懷心事的心。究竟,她有什麼瞞着我?
她近日神不守舍,煮飯忘記按鈕,洗衫忘了洗衣粉,出門忘了門匙,問她可有心事,她總說沒有。
問題非自今日始,自從半年前一次莫名其妙的吵架,她便悶悶不樂……
噢,為什麼老是想着過去?一會兒到達機場,還要和同事討論談判策略,現在老是想着她幹麼?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男人,感情事縈繞腦際,一時難以抽離,怎辦?
這就是我愛乘機場快線的原因,車廂內有向前和向後的座位,向前有利展望將來,向後傾向回顧過去,我坐在一個向後的位子,怪不得老是想着往事。要抽離很容易,換個向前的座位便可。
這樣說絕非信口開河,有實驗證明的。瑩光幕顯示一幅繁星滿佈的夜空,模擬太空船內的情景,當星星迎面衝來(模擬太空船向前飛),受試者較多想像將來;當星星遠去(模擬太空船向後飛),受試者較多回想往事。換句話說,物理空間的移動不知覺間影響思維的方向,向前等於將來,向後等於過去,這跟語言的運用不謀而合,「邁步向前」意指朝未來進發,「回顧」意指舊事重溫。我們說話時,空間前後與時間先後「混為一談」,以上實驗證明前者更能支配後者。
我換了一個向前的座位,調節思維之際,對面路軌高速駛來一輛相反方向的列車,一張張臉孔擦身而過,瞥見一人好像似曾相識,是誰?呀,想起了,是她的前夫!怎會這樣巧合?我離家的數週,不正好造就他倆復合的機會?唉,我和她注定完蛋了……
致電給她,沒接通。她在哪裡呢?是不是留在青衣站等他下車?數週後我工幹歸來,我和她會是一切依舊,還是一拍兩散?分手後藕斷絲連?抑或模稜兩可?
呀……可能性太多太可佈,我想不下去,亦不敢想下去。上星期 Nick Lee 的專欄談到人類有 mental time travel 的能力,意指我們能夠把觀點在時間的軸上任意推移,對過去有回憶,對未來有想像,並說這是人類獨有的本領,是神賜給人的禮物云云。據我說,mental time travel 是咀咒多於禮物,試想像,假如沒有回憶,一切爭執與不快,事過便境遷,不用被回憶折磨;假如不懂思考將來,一切「煮到嚟就食」,便不會被未發生的事情嚇怕。沒有 mental time travel 的話,心靈的痛苦是一次過的片刻而短暫;有 mental time travel 呢,痛苦至少三倍:想像的痛、當時的痛、回憶的痛。Mental time travel 不是禮物,是咀咒,尤其當我想起她的時候。
可不可能放下這個咀咒的包袱?沒有這個咀咒,我的心情會是怎麼一個模樣?未必快樂,但至少不會如此痛苦。誰人告訴我,沒有 mental time travel 的心智會是怎麼一個模樣?
醫學文獻記載了一些病人,由於腦部受創,忘掉所有經歷。他們對常識、事實的記憶完好無缺,例如世上哪個國家面積最廣,現屆美國總統是誰,自己的電話號碼和住址,他們全部記得,但被問及一些個人經歷,例如幾分鐘前做過什麼,昨天做過什麼,記不記得上次飲茶,記不記得上次出外旅行,他們便一無所知,猶如一個沒有過去的人。腦部受創奪去了重溫舊事的能力,mental time travel 的本領沒了一半,更甚的是,回憶空空的腦袋,連幻想的本領也缺乏。以下是醫生跟病人的一段對話。
「明天你會做些什麼?」
(十五秒的沉默)
「不知道。」
「你記得我的問題嗎?」
「明天做什麼。」
「對,你可以形容一下剛才的思想狀態嗎?」
(五秒的沉默)
「空白……啩……」
「可不可以具體一點?」
「就像身處一間空房,你叫我找張椅子,但那裡根本沒有椅子。」
「嘗試記起昨天和預計明天,兩者的思想狀態可以比較一下嗎?」
「同一種空白。」
回憶是想像的原材料,沒有回憶,不僅失卻過去,也失卻未來,因為未來缺了想像的依據,變得無法想像。成語「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多了一重腦科學的意義。
等一等,「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上面不是說過「前」等於將來,「後」等於過去的嗎?這裡怎麼倒轉了?
可見中文說時間,前後運用不一,上說物理空間與時間先後的相對亦非普世皆然,很視乎文化。以上心理測驗以英國大學生作實驗品,換了中國人做實驗,結果會否一樣?美洲一些土著民族視「已知」的過去為「前」,「未知」的將來為「後」,他們重覆以上實驗,結果又會怎樣?沒人知道。
不知何故,列車徐徐停下,卡在青衣站與機場站中間,我的思緒也隨而停頓,集中在此時的一剎,忘掉她的心事重重,不去想他和她重修舊好的可能,享受着窗外的景致,真真切切的「活在當下」。活在當下的感覺真好,我寧願列車永遠卡在路軌,我寧願永遠滯留此刻,如腦部受創的病人一樣,沒有過去,也沒有將來。
(2011 年 2 月 9 日 信報副刊)
學術參考:
Lynden K. Miles, Katarzyna Karpinska, Joanne Lumsden, C. Neil Macrae (2010), “The Meandering Mind: Vection and Mental Time Travel,” PLoS ONE 5(5): e10825. doi:10.1371/journal.pone.0010825
Stanley B. Klein, Judith Loftus (2002), “Memory and Temporal Experience: The Effects of Episodic Memory Loss on An Amnesic Patient’s Ability to Remember The Past and Imagine The Future,” Social Cognition 20: 353–379.
Endel Tulving (1985), “Memory and Consciousness,” Canadian Psychology 26, 1-12.
機場快線列車徐徐開動,緊扣的眼神跟着轉移,直至車站的牆把我們隔開。今次,會不會是她最後一次送機?
她的眼神,帶着絲絲不捨,也帶點鬆一口氣的抒懷。不捨,因為我到外地工幹,數週不回;抒懷,因為我不在家,沒人識穿她那滿懷心事的心。究竟,她有什麼瞞着我?
她近日神不守舍,煮飯忘記按鈕,洗衫忘了洗衣粉,出門忘了門匙,問她可有心事,她總說沒有。
問題非自今日始,自從半年前一次莫名其妙的吵架,她便悶悶不樂……
噢,為什麼老是想着過去?一會兒到達機場,還要和同事討論談判策略,現在老是想着她幹麼?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男人,感情事縈繞腦際,一時難以抽離,怎辦?
這就是我愛乘機場快線的原因,車廂內有向前和向後的座位,向前有利展望將來,向後傾向回顧過去,我坐在一個向後的位子,怪不得老是想着往事。要抽離很容易,換個向前的座位便可。
這樣說絕非信口開河,有實驗證明的。瑩光幕顯示一幅繁星滿佈的夜空,模擬太空船內的情景,當星星迎面衝來(模擬太空船向前飛),受試者較多想像將來;當星星遠去(模擬太空船向後飛),受試者較多回想往事。換句話說,物理空間的移動不知覺間影響思維的方向,向前等於將來,向後等於過去,這跟語言的運用不謀而合,「邁步向前」意指朝未來進發,「回顧」意指舊事重溫。我們說話時,空間前後與時間先後「混為一談」,以上實驗證明前者更能支配後者。
我換了一個向前的座位,調節思維之際,對面路軌高速駛來一輛相反方向的列車,一張張臉孔擦身而過,瞥見一人好像似曾相識,是誰?呀,想起了,是她的前夫!怎會這樣巧合?我離家的數週,不正好造就他倆復合的機會?唉,我和她注定完蛋了……
致電給她,沒接通。她在哪裡呢?是不是留在青衣站等他下車?數週後我工幹歸來,我和她會是一切依舊,還是一拍兩散?分手後藕斷絲連?抑或模稜兩可?
呀……可能性太多太可佈,我想不下去,亦不敢想下去。上星期 Nick Lee 的專欄談到人類有 mental time travel 的能力,意指我們能夠把觀點在時間的軸上任意推移,對過去有回憶,對未來有想像,並說這是人類獨有的本領,是神賜給人的禮物云云。據我說,mental time travel 是咀咒多於禮物,試想像,假如沒有回憶,一切爭執與不快,事過便境遷,不用被回憶折磨;假如不懂思考將來,一切「煮到嚟就食」,便不會被未發生的事情嚇怕。沒有 mental time travel 的話,心靈的痛苦是一次過的片刻而短暫;有 mental time travel 呢,痛苦至少三倍:想像的痛、當時的痛、回憶的痛。Mental time travel 不是禮物,是咀咒,尤其當我想起她的時候。
可不可能放下這個咀咒的包袱?沒有這個咀咒,我的心情會是怎麼一個模樣?未必快樂,但至少不會如此痛苦。誰人告訴我,沒有 mental time travel 的心智會是怎麼一個模樣?
醫學文獻記載了一些病人,由於腦部受創,忘掉所有經歷。他們對常識、事實的記憶完好無缺,例如世上哪個國家面積最廣,現屆美國總統是誰,自己的電話號碼和住址,他們全部記得,但被問及一些個人經歷,例如幾分鐘前做過什麼,昨天做過什麼,記不記得上次飲茶,記不記得上次出外旅行,他們便一無所知,猶如一個沒有過去的人。腦部受創奪去了重溫舊事的能力,mental time travel 的本領沒了一半,更甚的是,回憶空空的腦袋,連幻想的本領也缺乏。以下是醫生跟病人的一段對話。
「明天你會做些什麼?」
(十五秒的沉默)
「不知道。」
「你記得我的問題嗎?」
「明天做什麼。」
「對,你可以形容一下剛才的思想狀態嗎?」
(五秒的沉默)
「空白……啩……」
「可不可以具體一點?」
「就像身處一間空房,你叫我找張椅子,但那裡根本沒有椅子。」
「嘗試記起昨天和預計明天,兩者的思想狀態可以比較一下嗎?」
「同一種空白。」
回憶是想像的原材料,沒有回憶,不僅失卻過去,也失卻未來,因為未來缺了想像的依據,變得無法想像。成語「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多了一重腦科學的意義。
等一等,「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上面不是說過「前」等於將來,「後」等於過去的嗎?這裡怎麼倒轉了?
可見中文說時間,前後運用不一,上說物理空間與時間先後的相對亦非普世皆然,很視乎文化。以上心理測驗以英國大學生作實驗品,換了中國人做實驗,結果會否一樣?美洲一些土著民族視「已知」的過去為「前」,「未知」的將來為「後」,他們重覆以上實驗,結果又會怎樣?沒人知道。
不知何故,列車徐徐停下,卡在青衣站與機場站中間,我的思緒也隨而停頓,集中在此時的一剎,忘掉她的心事重重,不去想他和她重修舊好的可能,享受着窗外的景致,真真切切的「活在當下」。活在當下的感覺真好,我寧願列車永遠卡在路軌,我寧願永遠滯留此刻,如腦部受創的病人一樣,沒有過去,也沒有將來。
(2011 年 2 月 9 日 信報副刊)
學術參考:
Lynden K. Miles, Katarzyna Karpinska, Joanne Lumsden, C. Neil Macrae (2010), “The Meandering Mind: Vection and Mental Time Travel,” PLoS ONE 5(5): e10825. doi:10.1371/journal.pone.0010825
Stanley B. Klein, Judith Loftus (2002), “Memory and Temporal Experience: The Effects of Episodic Memory Loss on An Amnesic Patient’s Ability to Remember The Past and Imagine The Future,” Social Cognition 20: 353–379.
Endel Tulving (1985), “Memory and Consciousness,” Canadian Psychology 26, 1-12.
tags:
信報,
psychology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雞肉、癌症、愛滋、互聯網和女權的興起
去月談過 Books Ngram Viewer,近日再找到一些有趣的用字傾向,與大家分享。
(點擊圖表放大,括弧內是輸入 Ngram Viewer 的字串。)
最怕癌症和愛滋(cancer, AIDS, malaria, heart disease, stroke, tuberculosis, diabetes)
美國人做 the best 還不夠,要做 best of the best。
雞肉的興起(beef, pork, chicken, turkey)
世界真是愈來愈急速(walk, run)
通訊科技的更替(telegraph, telephone, phone, Internet)
男人的沒落?(man, woman)(單數)
女權的興起?(men, women)(眾數)
這又怎樣解讀?(male, female)
(點擊圖表放大,括弧內是輸入 Ngram Viewer 的字串。)
最怕癌症和愛滋(cancer, AIDS, malaria, heart disease, stroke, tuberculosis, diabetes)
美國人做 the best 還不夠,要做 best of the best。
雞肉的興起(beef, pork, chicken, turkey)
世界真是愈來愈急速(walk, run)
通訊科技的更替(telegraph, telephone, phone, Internet)
男人的沒落?(man, woman)(單數)
女權的興起?(men, women)(眾數)
這又怎樣解讀?(male, female)
tags:
language,
research-it-myself
2011年2月2日 星期三
誰的時光機較先進?
今日除夕,是時候回顧舊年,展望新歲。你今年作了什麼建樹?來年有什麼大計?
普通不過的兩條問題,建基於人類想當然的一項獨特本領 -- 把觀點在時間的軸上任意推移。回憶,是將觀點搬回過去一剎那;計劃,是將觀點搬至未來某一刻。科學界稱這本領為「mental time travel」。人類渴求時光機,其實每人腦子裡早已有一部。這部時光機雖然不能改變既定的過去或預告未知的將來,但它善於探索可能性的空間,容許「what if」的演繹,是馬後炮和白日夢的基礎。人類自詡萬物之靈,意識到這部時光機的可貴,便想獨佔這件神給的禮物,若你問他其他動物有沒有這樣一部時光機,他多會答沒有。回憶過去,計劃將來,是人類獨有的本領,人類喜歡這樣說。
我洋名 jay,不是周杰倫,原是一隻旅居歐洲的樫鳥,後來不慎被捕關進實驗室,成為動物學的實驗品。
我的鄰居是隻白老鼠,牠每次想食餅,只需按一下槓桿,便有餅碎從天而降。從旁觀察的學生問:「看來牠『記得』按槓桿取食物這個步驟,怎能說老鼠沒有記憶呢?」老師說:「老鼠當然有記憶,牠沒有的是『回憶』。牠記得槓桿等於食物,不代表牠腦中存在着上次進餐的『情景』,正如你記得我是老師,卻未必記得我在課室授課的『情景』。只有人能夠『回憶』某個『情景』,動物不能。『回憶』的定義,是必須記得 what、when、where,何時何地發生過什麼。」
其實人怎會知道老鼠有沒有回憶,人只是假設動物沒有。話語權操在人類口中,動物有口難言。我知我有回憶,但如何證明呢?
幸好,科學講求證據的。樫鳥有「積穀防饑」的習慣,吃不完的花生和蟲子,我們會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尋回食物需要兩個條件:記得哪處(where),藏了什麼(what)。換句話說,「積穀防饑」所需的記憶力已經符合回憶的兩項定義,只差 when 有待證明。
我曾參與這樣一次實驗。首先,實驗員給我一盤花生和一個儲物格,我把吃不完的放進儲物格,給他們拿走。五天後,實驗員給我一盤蟲子和另一個儲物格,我把吃不完的放進儲物格,給他們拿走。四小時後,實驗員拿回兩個儲物格,看我選吃花生還是蟲子。我想,四小時前的蟲子還很新鮮,而且蟲子美味又營養豐富,向來是我的首選,我選了蟲子。實驗第一部分就這樣完成。
第二部分過程一樣,只是花生和蟲子調換了次序,先給蟲子,再給花生。實驗員拿回兩個儲物格,我想,現在蟲子已經死了五天,腐壞了,還是吃花生較安全。實驗員見我選擇花生,知道我對儲物的時間(when)有印象,不禁流露失望之情。他們無奈地承認,「回憶」不是人所獨有,樫鳥都有。
人腦的時光機懂得兩邊走,不僅能夠回憶過去,還能計劃將來。人類回憶的「專利」剛剛給我毀掉,計劃將來我又懂不懂?當然懂,「積穀防饑」不就是計劃將來嗎?不怕將來捱餓,何需「積穀」?我會儲食物,不就代表我會計劃將來嗎?
可是,穩操話語權的人類不買這一套,他們辯稱「積穀防饑」可能只是一種本能反應,一種生理需要的伸延,未必基於對將來的想像。我會儲食物,可能只是盲目貪吃的表現,未必為了避免捱餓。
這種論調,我起初覺得無稽,但想深一層,也不無道理。人類賺錢儲蓄,有沒有想過這筆錢將來怎用?沒錯,有人儲錢為了買車、買樓、供兒女讀書等明確目標,但亦有人只為儲錢而儲錢,對這些人來說,儲錢不是基於對未來的任何想像和計劃,儲錢只是一種本能。無論儲錢或儲食物,行為本身未必反映將來的計劃,可能只是反映「貪得無厭」。
生物學家再下一個定義:要證明一種動物懂得把觀點搬往未來,其行為必須滿足一些非即時、尚未出現的需要。例如,運動員艱苦訓練為什麼?全因他們能夠想像贏得金牌的榮耀。跑馬拉松為什麼?能夠想像衝線一剎的滿足。一粒糖放在眼前,為什麼不吃?可能等五分鐘會有兩粒。(不能排除一些人有自虐狂或嚴守紀律的本性,以上行為被演繹為「本能」亦無不可,但話語權不在我,人類不會接受動物的意見。)
一天,實驗員餵我吃松子(松樹種子,與「蟲子」同音,實屬巧合),餵得飽飽的,然後他留下一盤松子、一盤花生和一個儲物格;吃厭了松子的我,不假思索地儲存了花生。數小時後,實驗員餵我吃花生,然後留下原來的儲物格,我感到後悔,現在我想轉轉口味吃松子,但儲物格載滿了花生。翌日,我學乖了,第一次吃飽松子後,即使對松子感到厭倦,亦會儲存松子,因為我知道跟着會被餵花生,當我吃飽花生後,先前儲存的松子便正好讓我轉轉口味。
吃飽松子後依然儲存松子,有違即時的本能,這樣做顯然為了「滿足一些非即時、尚未出現的需要」,終於證明我有計劃將來的本事。我腦子這部時光機,跟人腦的時光機不遑多讓。
可惜,我開心得太早。最近又有科學家質疑這不足夠,他說人懂得「時間」這概念,動物未必懂。舉例,現在早上九時,人懂得八小時之後是下午五時,而動物只懂得「若干小時之後」。不要問我,我不懂他在說什麼,我只知道無論我有幾醒目都敵不過人類,因為話語權永遠操在他們的口裡。
(2011 年 2 月 2 日 信報副刊)
學術參考:
William A. Roberts, Miranda C. Feeney (2009),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Mental Time Travel,”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3, 271-277. doi:10.1016/j.tics.2009.03.003
William A. Roberts (2007), “Mental Time Travel: Animals Anticipate the Future,” Current Biology 17, R418-R420. doi:10.1016/j.cub.2007.04.010
C. R. Raby, D. M. Alexis, A. Dickinson, N. S. Clayton (2007),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by Western Scrub-Jays,” Nature 445, 919-921. doi:10.1038/nature05575
Sergio P.C. Correia, Anthony Dickinson, Nicola S. Clayton (2007), “Western Scrub-Jays Anticipate Future Needs Independently of Their Current Motivational State,” Current Biology 17, 856-861. doi:10.1016/j.cub.2007.03.063
Nicola S. Clayton, Joanna Dally, James Gilbert, Anthony Dickinson (2005), “Food Caching by Western Scrub-Jays (Aphelocoma californica) Is Sensitive to the Conditions at Recove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 31, 115-124. doi:10.1037/0097-7403.31.2.115
N. J. Emery, N. S. Clayton (2001), “Effects of Experience and Social Context on Prospective Caching Strategies by Scrub Jays,” Nature 414, 443-446.
Nicola S. Clayton, Anthony Dickinson (1998), “Episodic-Like Memory during Cache Recovery by Scrub Jays,” Nature 395, 272-274.
普通不過的兩條問題,建基於人類想當然的一項獨特本領 -- 把觀點在時間的軸上任意推移。回憶,是將觀點搬回過去一剎那;計劃,是將觀點搬至未來某一刻。科學界稱這本領為「mental time travel」。人類渴求時光機,其實每人腦子裡早已有一部。這部時光機雖然不能改變既定的過去或預告未知的將來,但它善於探索可能性的空間,容許「what if」的演繹,是馬後炮和白日夢的基礎。人類自詡萬物之靈,意識到這部時光機的可貴,便想獨佔這件神給的禮物,若你問他其他動物有沒有這樣一部時光機,他多會答沒有。回憶過去,計劃將來,是人類獨有的本領,人類喜歡這樣說。
我洋名 jay,不是周杰倫,原是一隻旅居歐洲的樫鳥,後來不慎被捕關進實驗室,成為動物學的實驗品。
我的鄰居是隻白老鼠,牠每次想食餅,只需按一下槓桿,便有餅碎從天而降。從旁觀察的學生問:「看來牠『記得』按槓桿取食物這個步驟,怎能說老鼠沒有記憶呢?」老師說:「老鼠當然有記憶,牠沒有的是『回憶』。牠記得槓桿等於食物,不代表牠腦中存在着上次進餐的『情景』,正如你記得我是老師,卻未必記得我在課室授課的『情景』。只有人能夠『回憶』某個『情景』,動物不能。『回憶』的定義,是必須記得 what、when、where,何時何地發生過什麼。」
其實人怎會知道老鼠有沒有回憶,人只是假設動物沒有。話語權操在人類口中,動物有口難言。我知我有回憶,但如何證明呢?
幸好,科學講求證據的。樫鳥有「積穀防饑」的習慣,吃不完的花生和蟲子,我們會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尋回食物需要兩個條件:記得哪處(where),藏了什麼(what)。換句話說,「積穀防饑」所需的記憶力已經符合回憶的兩項定義,只差 when 有待證明。
我曾參與這樣一次實驗。首先,實驗員給我一盤花生和一個儲物格,我把吃不完的放進儲物格,給他們拿走。五天後,實驗員給我一盤蟲子和另一個儲物格,我把吃不完的放進儲物格,給他們拿走。四小時後,實驗員拿回兩個儲物格,看我選吃花生還是蟲子。我想,四小時前的蟲子還很新鮮,而且蟲子美味又營養豐富,向來是我的首選,我選了蟲子。實驗第一部分就這樣完成。
第二部分過程一樣,只是花生和蟲子調換了次序,先給蟲子,再給花生。實驗員拿回兩個儲物格,我想,現在蟲子已經死了五天,腐壞了,還是吃花生較安全。實驗員見我選擇花生,知道我對儲物的時間(when)有印象,不禁流露失望之情。他們無奈地承認,「回憶」不是人所獨有,樫鳥都有。
人腦的時光機懂得兩邊走,不僅能夠回憶過去,還能計劃將來。人類回憶的「專利」剛剛給我毀掉,計劃將來我又懂不懂?當然懂,「積穀防饑」不就是計劃將來嗎?不怕將來捱餓,何需「積穀」?我會儲食物,不就代表我會計劃將來嗎?
可是,穩操話語權的人類不買這一套,他們辯稱「積穀防饑」可能只是一種本能反應,一種生理需要的伸延,未必基於對將來的想像。我會儲食物,可能只是盲目貪吃的表現,未必為了避免捱餓。
這種論調,我起初覺得無稽,但想深一層,也不無道理。人類賺錢儲蓄,有沒有想過這筆錢將來怎用?沒錯,有人儲錢為了買車、買樓、供兒女讀書等明確目標,但亦有人只為儲錢而儲錢,對這些人來說,儲錢不是基於對未來的任何想像和計劃,儲錢只是一種本能。無論儲錢或儲食物,行為本身未必反映將來的計劃,可能只是反映「貪得無厭」。
生物學家再下一個定義:要證明一種動物懂得把觀點搬往未來,其行為必須滿足一些非即時、尚未出現的需要。例如,運動員艱苦訓練為什麼?全因他們能夠想像贏得金牌的榮耀。跑馬拉松為什麼?能夠想像衝線一剎的滿足。一粒糖放在眼前,為什麼不吃?可能等五分鐘會有兩粒。(不能排除一些人有自虐狂或嚴守紀律的本性,以上行為被演繹為「本能」亦無不可,但話語權不在我,人類不會接受動物的意見。)
一天,實驗員餵我吃松子(松樹種子,與「蟲子」同音,實屬巧合),餵得飽飽的,然後他留下一盤松子、一盤花生和一個儲物格;吃厭了松子的我,不假思索地儲存了花生。數小時後,實驗員餵我吃花生,然後留下原來的儲物格,我感到後悔,現在我想轉轉口味吃松子,但儲物格載滿了花生。翌日,我學乖了,第一次吃飽松子後,即使對松子感到厭倦,亦會儲存松子,因為我知道跟着會被餵花生,當我吃飽花生後,先前儲存的松子便正好讓我轉轉口味。
吃飽松子後依然儲存松子,有違即時的本能,這樣做顯然為了「滿足一些非即時、尚未出現的需要」,終於證明我有計劃將來的本事。我腦子這部時光機,跟人腦的時光機不遑多讓。
可惜,我開心得太早。最近又有科學家質疑這不足夠,他說人懂得「時間」這概念,動物未必懂。舉例,現在早上九時,人懂得八小時之後是下午五時,而動物只懂得「若干小時之後」。不要問我,我不懂他在說什麼,我只知道無論我有幾醒目都敵不過人類,因為話語權永遠操在他們的口裡。
(2011 年 2 月 2 日 信報副刊)
學術參考:
William A. Roberts, Miranda C. Feeney (2009),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Mental Time Travel,”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3, 271-277. doi:10.1016/j.tics.2009.03.003
William A. Roberts (2007), “Mental Time Travel: Animals Anticipate the Future,” Current Biology 17, R418-R420. doi:10.1016/j.cub.2007.04.010
C. R. Raby, D. M. Alexis, A. Dickinson, N. S. Clayton (2007),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by Western Scrub-Jays,” Nature 445, 919-921. doi:10.1038/nature05575
Sergio P.C. Correia, Anthony Dickinson, Nicola S. Clayton (2007), “Western Scrub-Jays Anticipate Future Needs Independently of Their Current Motivational State,” Current Biology 17, 856-861. doi:10.1016/j.cub.2007.03.063
Nicola S. Clayton, Joanna Dally, James Gilbert, Anthony Dickinson (2005), “Food Caching by Western Scrub-Jays (Aphelocoma californica) Is Sensitive to the Conditions at Recove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 31, 115-124. doi:10.1037/0097-7403.31.2.115
N. J. Emery, N. S. Clayton (2001), “Effects of Experience and Social Context on Prospective Caching Strategies by Scrub Jays,” Nature 414, 443-446.
Nicola S. Clayton, Anthony Dickinson (1998), “Episodic-Like Memory during Cache Recovery by Scrub Jays,” Nature 395, 272-274.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