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外人做乜咁多事?


近期新界東北發展鬧得沸揚揚,早前一次咨詢會更爆發衝突,聽說很多反對人士並非地主,又非居民,東北發展表面上與他們無干,他們為什麼「咁多事」來說三道四?

別人對自己不公,我們當然憤怒;若我們是第三者,看見不公平的事,又可會袖手旁觀?看看一個叫「third-party punishment game」的實驗,參與者三人:甲、乙和第三者。

甲收到一百元,乙無錢,第三者收到五十元。規則容許甲把一百元中若干分給乙,乙無權反對,只能接受。第三者若覺得甲分錢不公道,可以對甲施予懲罰,如何懲罰呢?第三者每放棄一元,甲便失去三元。想像,一位絕對理性只顧自己的第三者不會花錢懲罰,只會把五十元袋袋平安,實情是否這樣?

實驗結果,當甲給乙少於五十元,55%的第三者不會袖手旁觀,甲給得愈少,懲罰愈大。這證明人非絕對理性,看見不平事,損人不利己地替人出頭也義不容辭,用心理學詞彙,這叫「altruistic punishment」,altruistic(利他)因為懲罰對第三者來說是costly的(實驗裏是花錢,現實中是花精神時間氣力),但得益不是自己,而是另一位遭受不公平對待的人。

「外人」反對東北發展,以至一般社會運動,可視為「altruistic punishment」的體現,參與者就像實驗裏的第三者,他們未必是受害者,卻願意花精神時間氣力來舉橫額、喊口號、甚至絕食、苦行,就是要製造麻煩,「懲罰」他們認為不公義的建制。你說他們「不理性」,對啊,他們當然不理性,不平則鳴這行為本身就是不理性,以上實驗已經證明了這點。

當然,實驗和現實是有分別的。社運人士對建制的「懲罰」遠遠比不上實驗那「一元罰三元」的效率;現實裡,懲罰的效果未必是即時的,而且很難量化,十分考驗社運人士的決心和信念。此外,現實世界這個遊戲不是玩一次便算,而是重覆博弈,當中不排除有些例如「博出位」等長遠考慮。這些差異不重要,最重要是知道追求公平實乃人性一部份,只要不公平的事夠多,社會上便有夠多的人走出來抱不平,東北發展的種種阻滯只是最新一次宣洩而已。

(2012 年 10 月 15 日 信報副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